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何木辛
胡服骑射,威慑诸侯;得胜归来,禅让王位;一心揽权,分王赵代;沙丘宫变,剑拔弩张;困毙行宫,徒留哀歌……京剧舞台上,这一曲千古悲歌落幕,赵武灵王波澜起伏的一生也就此画上了句点,只余后人一声叹息。2018年7月17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 年度滚动资助项目京剧《赵武灵王》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京剧《赵武灵王》是在史实基础上经艺术虚构而成的:战国时期,赵王赵雍(即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强盛,但却因宠爱吴娃,将其幼子赵何立为太子,并不顾大臣劝谏,匆匆将王位禅让;而退位后的赵雍饱尝失权之苦,又欲为长子赵章封王,将赵国一分为二,以利于自己统治,最终酿成“沙丘政变”,赵武灵王被爱子困死在沙丘行宫之中……
京剧《赵武灵王》剧照
这出新编历史剧,是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中的唯一一出京剧,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艺术呈现,都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这是一部有质、有戏、有情、有鉴的新编历史剧。
何以有质?剧作的主创阵容相当豪华。编剧郑怀兴是全国著名剧作家、福建剧坛三大编剧之一,多次荣获曹禺剧作奖、老舍文学奖、文华剧本奖等奖项,创作过《新亭泪》《寄印传奇》《傅山进京》等40多部舞台剧。《赵武灵王》也被在场专家称之为“大家之笔”。导演刘作玉是国家一级导演、福建京剧院原院长,曾导演新编历史剧《北风紧》《才女鱼玄机》等剧目。女一号演员孙劲梅是程派青衣,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东南一隅的闽方言环境中,福建京剧院扛起了京剧艺术的南国大旗,也带来了这样一出精彩的京剧作品。
何以有戏?赵武灵王作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从十五岁即位、平五国,到击败中山,再到全国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开疆拓土,加之与吴娃缠绵悱恻的钟情传说,到最终被困死于沙丘宫中……如此波澜起伏、荡气回肠的一生,本身就自带了戏剧冲突。何况,这出京剧中则围绕赵武灵王的结局,选取了几个重要节点:禅让、封王、宫变、被困……由喜到悲、由柔情到血腥、由生离到死别,每个节点都陡然生变,层层推进,一波三折。
何以有情?戏曲向来是以情生戏、以情动人的。在这出戏中,赵武灵王让位给次子赵何,乃因对吴娃的愧疚之情;欲封长子赵章为王,乃因对儿子的不忍之情;吴娃送别赵武灵王泪眼盈盈、后来撞柱而亡,乃因对丈夫的爱恋之情;那匹具有灵性的大红马掉首狂奔、嘶鸣不舍,乃因对主人的忠贞之情……种种情绪的渲染,让观众也跟着动情,为赵武灵王痛惜、唏嘘、叹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不正是情感的真理吗?
何以有鉴?今天,赵武灵王的故事已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述他的故事?正是以史为鉴。编剧郑怀兴曾说,他写历史剧,是为了今天而写。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赵武灵王:“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致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赵武灵王的结局为何而“痛”?没有小人贼子作祟,而是他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了深渊——轻率独断、一意孤行、贪恋权力……《赵武灵王》不仅仅是一出历史悲剧,这些人性的弱点,也给予我们今天深刻的启示。
京剧《赵武灵王》研讨会现场
清代一诗人在沙丘宫遗址写下《探雀宫月》:“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名于此休。月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京剧《赵武灵王》所选择的题材与内涵,值得后人不停地琢磨、讨论与反思,也值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支持它进一步打磨、提高。研讨会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十数位专家汇聚一堂、各抒己见,从主题、剧情、唱腔、配乐、舞美、场景等各方面,为京剧《赵武灵王》的修改提出了丰富而宝贵的意见。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艺术创作本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精品的产生更是一个漫长而负责的过程,需要反复的修改、锤炼、提高。虽然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都是“百里挑一”“过五关斩六将”,挑选出来的,但这不是结束。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在会上表示,滚动资助项目不是评奖,不是“一锤定音”,而是“再出发”,是一个聚焦于改、推好出优的过程。
这已是今年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第15场研讨会,“一改”的大幕即将落下。之后,还将迎来下一轮“二改”。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工作思路正是“二改二演”,以“聚焦于改、以改为主”为工作重心,鼓励攀登艺术高峰,推动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的产生。艺无止境,只有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只有以精益求精、创新不息的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出传世的经典之作。京剧《赵武灵王》再出发,更多艺术精品还在路上。(何木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