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8-07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贺梓秋)2018年7月12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和该剧的主创人员聚焦作品,共话亮点与不足,帮助话剧《开炉》出谋划策。

  话剧《开炉》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于2016年底,2017年至今已演出六十余场,曾先后参加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国话剧协会东北大区优秀剧目邀请展演。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研讨会现场

  说抗战之史,开精神之炉

  作为《祖传秘方》的姊妹篇,话剧《开炉》讲述了抗战时期沈阳铁匠铺“义和盛”的传人不甘当亡国奴、走向抗日的故事。辽宁省文化厅研究员、编剧孙浩表示,东北老百姓扛起抗日的大旗,秉承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我想深入这段历史,挖掘那种崇高的精神,将其塑造成艺术形象留在舞台上。”

  剧如其名,话剧《开炉》的情节围绕一个先封后燃的祖传铁炉展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这部戏的新意在于,“开炉”是一个意象,开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炉、抗日精神之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话剧《开炉》“烈火熊熊、铁骨铮铮、心生切切”,对抗战题材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历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艺术创造。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话剧《开炉》剧照

  梳理行动线索,强化开炉主题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提出,这部戏有两条线是极其重要的:一是三个人的情感纠葛。二是打马蹄铁及炸火车这一核心事件。“戏中人物的情感戏写得比较充分,但是打马蹄铁这一重要线索交待得不是很清晰,本应该是浓墨重彩表现的地方,最后却收得很匆忙。”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姜涛强调,需处理好最重要的事件是“炸火车”。“这个真正的大事件在铁锤回来之后迟迟没有展开,好像铁锤已经忘记了,而一直纠缠在情感矛盾上。何仲轩最后不见踪影,戏的冲突只剩下三角关系,抗日大背景和‘炸火车’一事沦为了情感关系的‘佐料’。”

  《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部主编杨晓华表示,这部戏应该聚焦于开炉的艰难历程。“铁锤应该是主要人物,他的一切作为应该放在如何奔向开炉的制高点这样的逻辑链条上,但剧中我看到的铁锤是漫无目的的。”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吴彤建议,要顺着话剧《开炉》的剧名和其背后所涵盖的象征意义,梳理一下第一男主角铁锤的行动线。

  在“开炉”的线索之外,该剧的感情戏也存在有待商榷之处。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一级编剧欧阳逸冰指出,在日本人已经指明罗铁杠是“奴才”的情况下,冯淑玉等人对他的态度都是藐视的。所以此后罗铁杠、冯淑玉二人结为夫妻的情节就较不合理,欧阳逸冰建议有关两人情感的部分应修改得更有说服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同样认为此处应仔细琢磨,他建议可以把老三罗铁杠写成是软弱善良的。他认为,老三和女主人公的结合目前说服力不够,剧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乎情理的理由,解释清楚当时的情境,让观众能够接受。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话剧《开炉》剧照

  打磨人物形象,增强舞台亮点

  话剧《开炉》集中塑造了老铁匠的女儿冯淑玉,赵铁锤、陈铁墩、罗铁杠三位师兄弟以及二叔冯二孩、妹妹柳枝等形象。会上,专家们讨论的焦点还集中于老三罗铁杠和二叔冯二孩,尤其是罗铁杠的身份定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认为,关于铁杠成为日本侵略者树立的“国民模范”一事,应当斟酌处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可以有半点含糊。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法曾建议,可以把罗铁杠的性格设计成懦弱、不敢反抗的,“所以日本人把‘国民模范’的帽子扣在他身上,以树立起一个标杆,这样大家更容易接受,也为他以后的行为做了铺垫。”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一级编剧李亭认为,有必要用一些篇幅对罗铁杠、赵铁锤和陈铁墩的个性做下梳理,罗铁杠是懦弱、胆怯但善良的。“如果能够更多地表现罗铁杠善良的个性,比如他为日本人做工也是为了养家、为了养活冯淑玉,这样会更合理些。”

  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王俭认为,剧中欲揭示罗铁杠由懦夫变成斗士的心路历程的用意很好,但整个演变路径不清晰。“需要交代清楚,同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三个徒弟,老三为什么会这么软弱?”同时,对于剧中的冯二孩一角,王俭认为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独特,但还没有发挥到极致。“他应该是把生活当作舞台的人,用耍嘴皮子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屈辱和压抑,个性鲜明。这些方面应该多加体现,而不是在舞台上表演两次的相声段子。”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话剧《开炉》剧照

  把握时代背景,成就更高辉煌

  有部分专家表示,话剧《开炉》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37年,这是在1932年东北沦陷的数年以后,当时东北正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因此该剧对时代背景的拿捏还不是非常准确。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指出,当时的东北处于伪满洲国的统治下,虽然东北人性格刚烈,但人民还是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之下,关于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和民族情感,还需要找到更准确的表现方式。“整体表演基调,尤其是最后‘火气’有些过大,反而让人感觉是‘虚火’。”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也强调,剧中情感纠葛给人物带来的心灵压抑表现得比较充分,但是时代的压抑感还不太够。“日寇已在东北盘踞了十四年之久,是这部戏最重要的时代背景,在那样的黑暗统治下,主人公说话办事不会那么高调。有强烈的被压迫感和压抑感,才符合历史实际,最后的爆发才更有力量。”

  此外,在剧情设置方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研究员、一级导演吴朱红提出,部分剧情显得有些重复;三人情感纠葛的戏份比例过高,使得“开炉”“炸火车”的线索最后有些匆忙收尾——还需考虑怎么布局、怎么分配戏份的问题。

开精神之炉,攀艺术高峰

  话剧《开炉》剧照

  在舞美方面,国家大剧院一级舞美设计、舞美总监高广健指出,开炉是贯穿全剧的一个核心行为,对开炉的仪式、开炉的行为本身和开炉的场景营造表达还不够。他建议,舞台的空间分布还要分割清晰,留给开炉一个最壮观的空间场景;并且可放弃目前使用的LED技术手段,只保留在炉膛内使用,改用投影以完成设计者的想法,还原铁炉的质感。

  会上还提出了诸如语言是否太具有文学性而超越了人物身份、几个人物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相似性、人物遭遇情感冲击后的心理表现还不够、最后开炉打铁和炸火车的时空表现易有误解等等问题。

  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晔琳在会上表示,话剧《开炉》在今年年初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得益于专家对辽宁文艺工作的支持。“我们也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将剧目打磨得更好,力求更上一层楼。”(贺梓秋)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 《暗夜与黎明》:探寻新时代反特剧的意义与出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