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在豫剧《秦豫情》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
豫剧《秦豫情》是近年来中国戏曲现代戏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更是传统戏曲当代化表达的上乘佳作。
首先,作品展现出了一股中华儿女的“精气神”——这精气神就是不畏艰苦、努力求生、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相互包容、共筑梦想。这种精神极富感染力与冲击力,且不脱离剧情、不游离于人物,是情节、人物身上自然生发而出,接地气、有温度,看起来真实而可信,能引发观者的共鸣。
创作者的构思和立意十分巧妙、精道、有创意。作品摒弃了说教式的宏大叙事,而是着重叙述极端困境中小人物的求生梦想——为了生存与温饱,不畏艰险、无惧死亡,坚强不屈拼出一片天地的顽强精神。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顽强奋斗中,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跃然于舞台之上,传递出“只要肯奋斗、有梦想就一定有希望、有未来”的正能量。
作品中呈现出的生命能量、希望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帮扶和相互包容的人性光辉挖掘得十分到位,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内涵。虽然剧中呈现的是小人物故事,但是展现的却是大历史情怀,这种以小见大的形式让人感觉真实自然。其间掺杂了历史信息、年代质感、人生况味,进而传递出了主创者扎实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功力。
其次,全剧没有刻意煽情。剧情背景虽然是大灾难、大悲剧、大痛苦,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大悲切、大哭嚎的剧情,反而呈现出坚韧、乐观、昂扬的情绪,营造出苦而不悲、苦中有乐、乐中刚强的精神。剧情基调与中心思想高度契合,演员的形体动作设计体现了角色不服输的人物特质。主创者的独特表现手法扩大了戏剧张力,让观众走出剧场后还能感受到该剧的深沉力量。
再次,剧本“有戏”,该剧故事逻辑清晰、语言设计合理——导演有设计、有突破、有新意,演员有功力、有拿捏、有掌控。灾情戏既不好写也不好演,但是这部作品却能抓住人心,这与其波澜起伏的剧情、新颖别致的艺术呈现及演员精彩到位的表演紧密相关。从这出戏里我们可以获得中国戏曲选材、呈现、创新、突破的有益启示。
最后,舞台呈现让人耳目一新。故事背景横跨陕、豫两地,导演将两地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进行了精心设计,在确保豫剧“原汁原味”的同时又吸收了如秦腔、皮影、话剧、老腔等其他元素,体现了地域特色、打破了地域限制。全剧围绕人才、剧目、剧种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取舍、调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另外,导演在舞台调度、审美范式等方面的创新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动作设计虽略显夸张,但极富特色,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中国艺术的进步蕴含于一个个具体的创造中。好作品都是精益求精打磨出来的,如果能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秦豫情》一定会走得更远。
第一、台词、唱段的调整,要注意情节起承转合的从容性以及衔接过渡的有机性,不能影响情节、情绪的完整性、延续性。比如张大娶妻这场戏,人物的喜悦之情还没呈现完整,剧情就急转直下进入到张大被抓的环节,没有任何铺垫,这“大喜-大悲”的转弯有些草率,如果能将音乐、台词处理得更从容一些,让观众从“喜”的情绪中抽出来再进入“悲”的状态,剧情将会更加合理,戏剧效果也会更好。
第二、人物的规定性还需更加明确。比如吕嫂,因生活所迫沦为暗娼,抢占别人的住处、公开场合举止不端,却在后半场完全变成了一个正面形象,这样的安排让观众难以接受,更缺少了社会的批判性。她可以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且随着剧情发展其心理和态度应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现在的处理有些突兀和生硬。
此外,小勤的父亲在喝了小勤试做的第一碗胡辣汤后就撒手人寰,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是父亲看到小勤自立而放心离开,还是因为病情加重而离世,这里应交待得更清楚一些。
第三、夸张的肢体动作是本剧的一个特点,但需要把握好分寸。生活化处理或许会更显现代戏剧特色,也能让观众更顺利地进入剧情。但这种处理一旦过度就会有些“尴尬”,比如小勤的动作设计,其幅度不必一直都很大,为了体现她不服输的精神,可以在刚出场时添加一些大幅度的动作,但不必一直如此,她后来与张大谈情说爱、怀有身孕后完全可以收敛起夸张的动作,添加一些既符合作品风格要求,又能体现出生活化特点的肢体动作;再如张大的娘和张大堂兄弟从服装到动作都有些脸谱化、缺乏美感。如何生活化、符合人物身份背景地表达出他们内心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主创团队再一次打磨修改时的重点。(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