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寻找生活中的诗意
——在豫剧《秦豫情》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汪守德(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
《秦豫情》是一部非常好的戏。
首先,它的题材很好,全剧表现了陕豫两地的普通民众在大饥荒来临的灾难面前,从有一定的地域隔阂到渐渐相互了解,直到最终融为一体。这部戏体现了底层人民的善良宽容,以及小人物所具有的生存梦想。这是一部典型的苦戏,但“苦戏不苦”,说明了编剧、导演、表演对于这个题材有独特想法,以及对生活与艺术尺度的把握得当。
其次,这部戏显示出了独特的风格,不仅使剧作带有强烈的历史与地域生活质感,也反映出应有的戏剧张力。演员在舞台上夸张的形体动作体现出的是导演的美学追求,对这部戏来说,动作夸张到十二分才正好。如果没有这种夸张的表演,就没有这个戏的整体风格,而这种夸张又是以历史生活为依据的,并不使观众感到突兀。
再次,人物语言十分丰富生动。剧作对河南、陕西两地方言、民众语言及历史语言的运用和采纳构成了剧作的重要肌理,不仅十分接地气,还赋予人物性格化,让这部戏充满了戏剧观赏的魅力。
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秦豫情》还应进一步打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增加悲剧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中,很多河南灾民在逃荒途中饿死。因此有必要在开场时添加灾民饿毙的情节,这将增加主人公小勤父女等众饥民对于到长安的渴望。
第二、张大的家境交待得不够清楚。起初一手推车瓷器被打碎便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但后来其母亲的出场及众亲人的出现,又让人觉得其家境殷实。对这个人物的身份定位应该更明确一些,很多细节还需再作斟酌。
第三、唱词过于口语化。大段唱词都是在叙述情节,具有文学含量的唱段太少。即便是表现底层生活的戏剧,也应该写得更为讲究一些,在词句上再作推敲,以增加剧作的整体思想艺术性品质。(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