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是一剧之本
——在豫剧《秦豫情》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范小宁(《剧本》杂志社编审、主编)
据我了解,豫剧《秦豫情》在创作初期就磨合多次、几易其稿,连剧名都改了几次,曾用过《河南担》《长安,长安》等名字。主创团队不惜时间与精力,对剧本要求十分严格,“剧本是一剧之本”,《秦豫情》的主创真正地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安豫剧团进入到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滚动资助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剧本创作的扎实基础有着直接关系。
一部剧作的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这其中包括领导的支持、编剧的认真、导演的负责、演员的专业、音乐舞美设计的精巧。一出好戏往往需要团队间的互相理解及艺术上的共同追求,《秦豫情》的成功就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
从戏剧风格、动作设计来看,导演是有他独特的艺术追求的,他要在这个剧目的二度创作上实现自己的设想,让舞台呈现出统一而强烈的雕塑感,剧情充沛着人与命运抗争的情感表达,充满力量与艺术张力。比如小勤的造型就表现出了她独特的倔强的性格特点,但女演员在舞台上做这样的造型却缺少美感,如何兼顾一个女性形象的抗争精神和外形柔美,值得主创团队深入思考。
吕嫂这个人物的设定很有特色,她的身份使其外在表现很独特,呈现出一股“破罐子破摔”的“不要脸”精神。但其外在的轻浮下其实藏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她的内心是极度扭曲的。她的善良需要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其本性、身份以及性格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张大娘与其堂兄弟这一组人物也很有特点,但当前的动作及语言设计让这些堂兄弟们看起来更像打手而不像帮手,此处设计还应继续斟酌。小勤生孩子是全剧的戏剧高潮、情感高潮,但“自己剪脐带”这个情节设置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过强,建议此处应把握好分寸。
这是一部有希望成为精品的戏,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可以吹毛求疵的地方并不多,但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打磨,一定会成为豫剧历史上里程碑一样的力作。(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