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杀死伊芙》:一部另类的“大女主戏”

《杀死伊芙》:一部另类的“大女主戏”

2018-08-17 17:39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刘昀昀

  今年上半年,BBC根据Luke Jennings的小说系列改篇,推出一部美剧——《杀死伊芙》。也许是双女主的设置正中观众下怀,也许是猫鼠游戏般特工与杀手的相爱相杀新颖有趣,这部剧甫一推出,就被认为“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美剧”。

《杀死伊芙》:一部另类的“大女主戏”

  在双男主、大男主剧本充斥影视剧市场的当下,推出这样一部双女主的美剧,无疑是惊喜而难得的,而这部剧也不负重望,在剧情设置上颇有新意。《杀死伊芙》的双主角分别是一个以杀人为乐趣的杀手Villanel和在追捕她的英国安全局工作人员Eve(伊芙)。在这场追捕中,两个聪明的女人互相着迷,进行了一场史诗般的猫捉老鼠游戏。

  除了故事情节,两位女主的人设也颇有新意。Villanel是一个为神秘组织效力的女杀手,一反我们平时对杀手的刻板印象,她聪明又优雅,性感又可爱,并真诚地热爱着杀人这件事情,Villanel依靠谋杀任务为她带来的财富过着奢侈的生活,热爱购物,也热爱法国;相比之下,Eve则是个生活无聊﹑工资很低的英国安全局后勤工作人员,尽管她聪明,却不被重视。

  两大女主各自性格特征明显,一个是灵敏的猎犬,一个则是狡猾的狐狸。整部剧的剧情古怪又迷人,毫不拖沓,充斥着英式幽默。其莫大的吸引人之处恐怕在于,剧集将一直以来特工与杀手互不两立的关系,重新设定为了微妙温情有点有搞笑意味的cp档。

  从《杀死伊芙》的剧情看,Eve和Villanel的每一场对手戏都有着巨大的张力,表面的冲突之下其实海底广袤,这种暗藏在镜头之下的波涛汹涌也正是一部电视剧令人沉迷的地方。当演员的演技给观众带来的不止表面的情绪与冲突时,才是真正值得赞誉的。从Eve和Villanel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见开始,两人的气氛就是紧张而耐人寻味的,她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肉眼可见。本应势不两立的特工与杀手,却在互相追捕的过程中惺惺相惜,甚至衍生出了一种类似闺蜜般的生活气息。

  在我们以往接触的电影与电视剧集中,追捕杀手的戏码通常发生在男性之间,于是在《杀死伊芙》的这对cp之间,主创为其增加了一些女性的特色,例如更加情绪化,情感更丰富等,这也是女性艺术较之其他剧本的独特之处。《杀死伊芙》这样一部主题小而深刻的电视剧,其实并不需要男主,两位女主惺惺相惜,亦敌亦友的关系足以撑起大半边天。

  近年来,不少英剧、美剧开始偏向于女性艺术。从《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使女的故事》,这些剧集无一不在对应着女性主义的崛起与女性独立意识的苏醒,同时也与西方的女权运动相得益彰。相比之下,《杀死伊芙》则并非一部典型的大女主戏,显得较为另类。它并没有立足于社会,讲述女性地位跨时代的巨变与女性为之做出的努力。不乏有人认为《杀死伊芙》的格局太小,但不能否认以女性惺惺相惜、缓缓波动的微妙情感来切入剧情,着实是一个不错的点。

  “这两个女人甚至不需要见对方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她们以一种比浪漫关系更复杂的方式给予彼此生命。”《杀死伊芙》的编剧这样来形容两大女主的关系。

  我们看多了男性之间的兄弟义气,也频频为其感动落泪,因此当女性间浪漫而温柔的情感出现时,也难免为其痴迷。在Eve和Villanel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真正的独立,哪怕她们一个是天赋异禀的杀手,另一个是执着灵敏的特工。

  目前看来,不管是在英剧、美剧,还是在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女性文学与艺术都是风头正起,女性的命运也逐渐从依附男性而存在变为碾压男性的第一主角。但在大女主剧这一方面,国内的剧集和国外相比有明显不足,其主要表现为女性并未真正独立,所谓的大女主剧无非披着女性崛起外衣的玄幻或宫斗戏,拿着大女主的噱头吸引一批新的观众圈钱。要知道,女性真正的崛起应是独立而自主的,不是依附于男性的“伪独立”。

  真正脱离男权讲述女性的艺术作品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并不多见,但也不意味着没有破局之道。那些斩获好评的英美剧集们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立足现实,关注女性诉求,而并非仅在镜头与戏份上予以重视恐怕才是正途。(刘昀昀)

[责编:刘冰雅]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酱园弄·悬案》:旧案重述的重心偏移与价值偏狭

  • 《长安的荔枝》:当历史厚重感消解于轻喜剧叙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