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话剧《成兆才》成为精品
——在话剧《成兆才》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查明哲(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
话剧《成兆才》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可谓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给人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表现精彩的印象。近几十年来,中国戏剧人尤其是话剧人,在话剧民族化、戏曲现代化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这部戏,就是一个精彩成果。成果背后,是无数的心血、不懈的探究。
剧中的几个戏曲唱段比较好。例如,班主的四句唱,表达了一位苍凉老者临走时的心声,再加上话剧道白的口吻,一下子就把浓烈的思想情感凝聚在一起,让人感动。有点遗憾的是,成兆才最后没有用几句唱来揭示自己的一生。戏曲演员表演话剧,有着扎实的唱念坐打等基本功。戏、戏中戏、梦、梦中戏、戏中梦等浑然天成,结合得巧妙、圆润与和谐。这种和谐,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表达风格和样式。这就启发我们,以后是不是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品种?在话剧里面,适时用戏曲、演唱来表达,向歌剧方面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戏中戏怎样和剧情联系得更紧密?如果唱段过多,可能会有堆积感。
“话剧《成兆才》的思想价值在于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成兆才关注百姓命运、肩负社会责任,有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情怀。他的艰辛为艺、草根生涯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在作品宣传语中,有类似这样的表述。但事实上,这部戏又没有完全往这个方向走,而是展示了成兆才的人生故事、艺术道路。他的敬业、他的善良、他的尊师重道,以及对于爱的坚守等,显示出一种人生温度、人性深度,而不是要给我们做什么榜样。为今人做榜样、树标杆,不是一部文艺作品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点上没必要过度宣传。
在作品基调上,话剧《成兆才》究竟写的是成兆才的挽歌、悲歌,抑或是壮歌、行歌?“平生落魄尽凄凉,一领青衫依然长。星月苍凉风雨度,粉墨一生铸平腔。”主题歌里的“落魄”二字比较显眼,但在剧中,成兆才并不完全处在落魄状态,而是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发展。如何定位,希望仔细推敲。
成兆才一生写戏、演戏,对艺术的执着让人敬佩。在《傻柱子接媳妇》开场前,听到妻儿不幸去世的消息,成兆才说了句“不,师傅说过,锣鼓开场,天大的事,也得放在脑后,这是咱做艺人的本份”,然后坚持化妆、演戏。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集体主义是一种了不起的品格,但个人情感怎么认识?“戏比天大”这句话,今天应该辩证地看待。
还有,成兆才和丁香的感情问题。成兆才为何冷落丁香多年,这是传奇色彩还是其他?这牵扯到人物的命运结局,也牵扯到人物塑造的高度和深度。难道因为心中另有所爱,就理所当然地冷落妻子?这一举动,是对丁香的伤害。看似是救了她,其实是害了她。对于这件事情,成兆才到底怎么自我认识?如果能够写得让我们信服,这个人物形象就会一下子高大许多、精彩许多。
瑕不掩瑜。希望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下,话剧《成兆才》能够成为精品、走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