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摄影真实地记录历史
——访青年艺术家郭晶
2011年,一个盗洞,让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展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底该墓共计出土编钟、马蹄金、玉具剑等珍贵文物1万多件(套),还有数千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2016年3月2日,该墓正式确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郭晶近照
郭晶,江西画报社编辑部主任、国家二级摄影师。她直接见证了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过程,所拍摄的各类照片吸引了无数人。其作品《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全景录》,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实景录》
为了获得拍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机会,郭晶联系研究所,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在2015年,她开始参与到发掘工作中,拍摄照片。
海昏侯的考古发掘基本上都是对媒体开放的,尤其是主墓主棺的考古发掘。“我被批准拥有在墓园所有场地拍摄的‘特权’。”郭晶说。相比其他在指定区域拍摄的媒体,这已经很幸运了。
“虽然我有‘特权’,但也是绝对尊重考古队的要求,而且在现场拍摄也特别小心。”郭晶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拍摄文物提取前,先和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沟通;拍照时小心翼翼地跟在考古工作者的后面,踩在他们到过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拍好文物,再赶快撤出来;不能用三脚架,不能用闪光灯,不能拍摄太久干扰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
即使拍摄空间狭隘固定、拍摄角度有限,即使只能使用大光圈拍摄,哪怕照片的成像受影响,郭晶始终耐心细致、不急不躁地拍照。“我所拍摄的照片不能摆拍,也正因为如此,成为了一套真正真实的新闻照片。”她说。
那段时间里,每一天拍摄环境是固定的,拍摄的人物是固定的,看着考古队员一点点清理泥土,提取文物的手法流程也几乎一样。“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会非常留意文物本身的美感,器物与出土环境的关系,着迷于器物本身的质感。”郭晶对文物的微妙感情和深入的观察思考,让拍摄工作有了乐趣。
为了确保在光线不理想的有限的空间里,又快又好地拍摄出丰富而又不重复的照片,郭晶反反复复想了很多方式。
跟随考古人员清理主椁室西北角时,郭晶看到了两小块“铜镶玉”,这两块玉器旁边就是盗洞,当初盗墓贼用电钻打通主椁室时,很可能把旁边的一块漆器打碎了,这两块玉器和一堆漆器碎片散在一起,小小的并不是很起眼。
按照正常流程,郭晶会先给这两块玉从上往下拍个“合影”,真实地记录玉的出土状况、具体位置等,然后等玉被提取后再一张张拍特写。
拍完后,郭晶没有迅速走开。“因为我知道,主椁室要保持湿度,必须经常喷水,汉玉在水的滋润下会变得晶莹剔透,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一定很好看。”拍完规定动作后,她开始“守株待兔”。准备微距定焦镜头,等待往这个角落喷完水,站在事先选好的角度。果然,她拍到了一张灵动玉器的照片。
在拍摄叧一枚玉印时,郭晶也选择了规定动作后的创新。一般拍摄文物照片尽量避免使用大光圈,要尽量把光圈放小,把器物拍的更清晰。但她不甚赞同这种做法,在她看来,虚实之美是摄影独有的魅力。为此,她请考古工作人员用手机从侧面给玉印补了点光,“我大胆地使用大光圈镜头,完全虚化周边的背景,利用周边环境的星星点点水滴,最后照片出来的结果,确实令人惊喜。”
考古拍摄往往充满着未知性,重复并不等同于枯燥,可能重复的拍摄,才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和进步的空间,也弥补了更多缺憾。
2015年到2016年初是海昏侯主墓考古发掘最重要的一年,主墓进行田野发掘并现场提取文物到实验室。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郭晶除了完成社里正常的报道任务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拍摄海昏侯墓图片专题上。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实景录》
“早上六点,坐公交车到考古队的一名队员家楼下,搭她的顺风车到考古现场。下午六点,我俩再开车回南昌。当时正碰上修路,我们每天在颠簸的石头路上行走3个多小时。”这是郭晶讲述的那段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
拍摄海昏侯考古专题期间,郭晶为很多家媒体提供过照片。几次登上《中国文化报》的头版头条;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用,她成为该杂志创刊以来同一期刊登照片最多的作者。2015年到现在,江西出版了十多本有关海昏侯的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有郭晶提供照片。郭晶说:“很辛苦但也很值得,我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回看一年多的拍摄经历,郭晶心中感慨万千。于历史而言,她是一名记录者;于她而言,这段历史也让她成长。她写下这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是记录,也是纪念:
“每次我走进海昏侯墓的考古现场,都怀着深深的敬意之心。一个汉墓,距今两千多年,曾在古代被偷盗过一角,却因水漫墓室而让古人无法继续深入;在当代,被一伙盗墓贼盯上,又因村民及时报警而逃过一劫;最终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抢救性发掘下重现天日。而我又如此幸运,能以一个摄影记者的身份,走进这座大墓,跟随考古队发掘、拍摄,见证一段历史慢慢地浮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