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道同修,追寻书法之梦
——访青年艺术家朱志刚
朱志刚自幼酷爱书法,进入高校专修书法丹青,在上学期间坚持每日临帖。后因家庭原因,他进入媒体行业,成为了一名记者。但每到夜深人静时,没能成为专业的书法创作者,这个遗憾总会涌上心头,让他感到莫名惆怅。
2007年,朱志刚决定重拾毛笔,此后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都给了书法。从重拾毛笔的那天起,在同事朋友们推杯换盏、热闹非凡的时候,朱志刚却选择陋室孤灯、独自一人、执毫摩帖。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参加书法培训班、遍访名师。潜心研究古代名家墨宝碑帖并终有所悟:墨守成规不如推陈出新、强求躁进不如顺其自然,书法的最高境界即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朱志刚近照
就这样,怀着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梦想,朱志刚不断研习粗放开阔的魏碑和严谨整饬的晋唐楷书两大系统,并从中寻觅到了符合自身性情的契合点。他的魏碑作品宽博雄放、意态飞扬,兼具行书的灵动,用笔方而不刻,折而有神,婀娜多姿,朱志刚在精致纯美的一点一画中静静地舒展着自己的思想与性情,字里行间充盈着闲适与轻松的气息,创意点缀更见其匠心独运,让观者如沐春风,不觉自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绝非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朱志刚的书法作品先后获得各种大奖,并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佳作奖,而其用魏碑楷书创作的《洗兵马》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古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书法创作不能与治国相论,但朱志刚把书法创作比作是烹制美食。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临帖就好似做菜的材料,个人的学养、才情、志趣等则是调味品。不学古人,不坚持临帖,书法作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知临帖,没有鉴别能力,不能融入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情感,作品就变成低劣的复制品。因此,同样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味道迥然不同,写一幅同样内容的作品,不同书者写出来的面貌也千差万别,“味道”也就各有厚薄、浓淡、深浅。菜好不好吃,食客一尝便知,而作品如何,观者自知。在创作时,朱志刚尽量调动自己的平日所学所思,力争打造自己满意的作品,他坚持认为,作品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多年来,朱志刚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跟时风。他认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法度,同时也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即得有自己的味道。”在加强技法锻炼的同时,朱志刚对经典的解读和对理论的研习也颇用了一番功夫。对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提倡魏碑的自然书写性、对南艺徐利明教授提出的“刻铸铭文笔墨化、民间书法文人化”等等理念进行了认真思考。最后总结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范畴类的一种抽象的辩证艺术,以情思为纲,技法为形,技为本亦为辅,可用而不可炫,情可狂而不可戾,可伤而不可泄。若无文学之涵养,终难得书法之意趣。
为创作《洗兵马》,朱志刚进行了精心准备,最终选择了用其擅长的魏碑书写,力求将魏碑楷书的正大气象与杜甫《洗马兵》的精神气质完美统一。朱志刚介绍,“我想以精美的魏碑楷书呈现诗人那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充满乐观信念的感情的作品,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最终,获得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
书法《洗兵马》,尺寸:68cm×180cm,资助年份:2017年
“我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之所以选择杜甫的《洗马兵》作为创作内容,朱志刚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大家对和平生活的珍惜,“让我可以没有顾忌地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中,可以结识众多良师益友,倾听他们充满才情的见解和感悟。每一点的进步,他们都不吝赞美和鼓励,让我得以享受加倍的喜悦,每一点的不足,他们都诚恳地指出,让我及时加以改进。”
“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是对我艺术创作的重大肯定和激励,也更加坚定了我书法学习和创作热情,有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我能更多更好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创作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对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朱志刚满怀感激,“我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对书法人才的重视,正是国家的倾心培养,才有我们不断的进步。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能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运和幸福。今后,我要传承和发扬传统书法艺术,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高度的书法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青年书家,朱志刚认为,要技道同修,同时也要“欲高书格,先高人格”,要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长期浸淫于古代碑林及书法经典中,不断地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放大古人,缩小自己,通过日益磨砺和积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行,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
在40余年的岁月长河里,朱志刚始终怀着一颗对书法的憧憬之心,虽然曾迷失过,所幸他又找回了梦想。如今,已在书法道路上有所收获的朱志刚,仍在继续追寻书法之梦。(光明网记者 崔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