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带来舞剧本体美感
——在舞剧《杜甫》“二改”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丽桥(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一级指导)
重庆歌舞团是有着光辉传统、艺术底蕴深厚的艺术团体。舞剧《杜甫》显示出雄厚的实力。昨天是我第二次看《杜甫》,仍然觉得非常震撼。这主要源于主创在不断地保持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并不断改进完善。
多年来,大量的原创舞剧涌向舞台,自然而然地培养了观众对于舞剧的欣赏能力和叙事方式的接受度。走进剧场欣赏舞剧,与在美术馆和展览馆欣赏凝固的绘画、雕塑展所获得的美感是完全不一样。不同的舞剧内容和不同的舞剧形式,注定了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风格,那么观众对舞剧的审美,更多是来自于对舞剧本体美感的感受。这部舞剧对观众来讲,形式感、冲击力、舞美营造的气势以及演员的完成度,都很好地表达了主创的理念。
说到杜甫,自然离不开李白,这两个诗人的差异性在舞蹈表现方面极大。李白占尽优势,豪放、潇洒、俊逸……是酒仙、诗仙,具有很好的舞蹈形象和动感。而杜甫则是忧国忧民,愁苦潦倒。用“两个杜甫”的形式来表现内心冲突下的诗圣,是非常巧妙的创意。
兵车行一段,用兵、车的行进,扩展了诗歌的张力,尤其是战车的碾压、强烈的鼓点等,既写实又写意,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的碾压和破坏,极具震撼力。
春夜喜雨一段,表现杜甫与百姓一起劳作的场景,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的情节对展现杜甫关注民间疾苦、表现他悲悯情怀的精神内核,非常有帮助。这也是一大亮点。
舞剧结尾落在杜甫的忧国忧民上,却给人恍惚像是在观看《孔子》《赵氏孤儿》,氛围、手法雷同。在双人舞的表达上,若能够多一些具有突出人物个性化的肢体语汇就更好了。这对编导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我向来是不赞同演员在表演中刻意或非刻意地发出喉咙里的声音的。打破了舞蹈精心营造的氛围,从这一点上可以说“舞剧氛围也是易碎品”。(光明网记者 崔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