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先生》的困惑
——在淮剧《武训先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孙喜军(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祝贺淮剧《武训先生》入围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这部剧引人深思、具有强烈的现实社会意义。作为观众,我看过之后也很受启发。同时,也有困惑。
第一个困惑来自舞台呈现。第四场武训与梨花又一次相遇的对唱让我有一种恍惚之感,仿佛是一对书生和小姐在谈情。仔细阅读剧本后,我发现剧本唱词朴素平实。那么,是不是二度创作把握得不够精准呢?尤其是两个人回溯当年情感、放眼当下困境的桥段处理得过于唯美,放在一个乞丐身上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
第二个困惑来自于人物塑造。武训这个人物,出身山东,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而舞台上的这个武训不像山东汉子。在塑造武训人物形象上,主创还应在造型、表演、舞美等处仔细打磨。剧中武训为办义学第一次去乞讨,这个时候,武训刚开始乞讨,动作、表情都应该有些生涩和不好意思。而现在舞台上处理过于熟练,略稍显油滑,是不是应该考虑人物的表演层次问题。武训卒于58岁,现在这个造型显得过于苍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该更加贴近原型。
了证这个人物的顿悟与转变也有些唐突,应在前面的剧情中加些铺垫,性格把握也有待加强。假如以现在的表演,了证换上村民服装,就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僧人。塑造人物不能只靠服装,表情、动作、举止、谈吐都应该透露着这个人物的职业和性格。
张老辫这个人物也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思考。张老辫坑害武训的动机不应只是源于贪财,还有愚弄和霸凌的意味,这样的处理会让张老辫这个人物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