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不仅是一名女性,更是一位政治家
——在评剧《孝庄长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 曦(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孝庄长歌》这部北方民族的题材,由评剧这一北方剧种来完成演绎,两者在气质上很吻合,整体呈现出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准。看得出这支创作团队非常用心,单从剧本来说,始终是处在不断打磨、持续调整提高的状态中。有这样精益求精的创作心态做基础,我对这部戏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我就提出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于音乐,几位专业领域的老师已经做了评点,我仅从观众的角度谈一下感受。既然是《孝庄长歌》,那孝庄必然是女一号,但五场戏中的重点唱段只有一段是孝庄的,其他的都分给了次要的角色,有重点不突出之嫌。评剧以唱工见长,抒情性强,因此借一些重点唱段的设计抒发孝庄的情感,表达她的内心矛盾与挣扎,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看过这部戏后我的一个最大感受是,总体来说唱腔设计有些平淡,缺少让人记得住的唱段,耳朵不够过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且几处过场舞蹈的配乐偏现代,与历史剧的整体风格不和谐。
关于人物定位。孝庄这个人物,不管是面对感情还是面对政治,她善于运用权谋术和平衡术,用取舍和平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以才有清朝初期顺治顺利的继位,包括康熙初揽朝政时的稳定。作为女人,这种取舍和平衡是痛苦煎熬的,作为政治家,这种取舍和平衡又是必须的。剧中的孝庄经历了少女时期到中年时期,再到作为顺治母亲时期、太皇太后的时期,尤其是她跟多尔衮十几年共同治理国家的阶段,她的所思所想、心路历程一定是有变化的。但目前从文本上这种变化还凸显得不够,人物的心理起伏、情感波澜展现得不够。比如最后一场戏,在孝庄75岁寿辰那一天,她对康熙说“37年了……”,意在表现她作为女人对心上人多尔衮的深情眷恋。但仔细分析,我觉得作为祖母,尤其是作为一位经历了太多宫廷权谋与斗争的太皇太后,孝庄似乎不会在孙儿康熙皇帝面前主动谈及自己的情感经历。她与多尔衮的复杂情感过往,已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一种经历一种选择或者是一种感悟与她之后的宫廷生活相融合成为她骨血中的一部分,让她有作为女人的“痛”以及作为政治家的“懂”。因此,这种“痛”和“懂”是属于孝庄的自我体悟,不需要去说与他人,更没有必要去向人做解释。按照目前的处理方式,感觉是把孝庄这位掌握国家顶层政治多年的非凡女性写薄、写矮了,不大符合老年孝庄的心理逻辑。
关于语言。评剧的语言平白直叙,乡土味浓,非常有感染力。但作为一出宫廷戏,应该对语言上的要求更高,应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其政治智慧,也能通过语言的暗藏玄机让观众感受到宫廷政治的复杂。但目前有些地方的语言表达还稍显突兀,缺乏合理性。举简单一例,在第三场戏里,孝庄直接提到了多尔衮意欲“篡位”,这种敏感语汇直接由处于政治交锋中的人说出,显得过于直白、刺目,弱化了孝庄隐而不发、绵里藏针地处理政治危机的女政治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