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辉 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
2018年10月12日晚,作为2018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会演项目,由南通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张謇》在江苏大剧院上演,观看过程中内心一直波澜起伏。而伴随着演员谢幕的音乐声,张謇先生的人物年谱和成就以文字的形式,在大屏幕上一条一条呈现给观众,耳边亦响起了阵阵惊叹。
这是年轻观众的惊叹之声——惊叹于张謇对当时南通市建设的巨大贡献,惊叹于他一生奋力创办的多所知名大学,惊叹于他在实业、慈善、文化建设方面的惊人成就。这一晚,在秋风浩荡的长江之滨,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两改两演”话剧剧目,就这样悄悄拉近了当代与上个世纪的时空距离。
话剧《张謇》剧照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实业救国的一位代表人物,张謇先生“状元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和跨越大时代的特殊境遇,特别是他把握时代、举办实业与教育的辉煌业绩,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话剧《张謇》的历史份量。而国家艺术基金对话剧《张謇》的资助特别是滚动资助,同样是一件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事情。它不仅填补了同类文艺作品的空白,而且推动全社会思考:企业家精神对社会的整体进步究竟有多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是不是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都忽视了对这种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从话剧《张謇》中,我们看到,张謇先生作为一个个体,与今天的交通银行及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大学有那么广泛的关系,更不要说他亲手创办的“大生”集团系列。以至于我们在百年后,实际还在享受着他和他那一代人的奋斗成果,沐浴着他们的恩泽。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艺术基金抑或其他机构,如何对话剧《张謇》进行资助和奖励都不为过。因为,在当下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在太需要这种真正堪称伟大的企业家精神了——当然,也需要讴歌这种企业家精神的文艺作品。
但是,坦率而言,我对话剧《张謇》的编导艺术感觉不是很满足,虽然我也是年轻而著名的编剧罗周的粉丝之一。我认为,这部作品目前在两个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一是叙述方式,一是语言系统。
先说叙述方式。叙述方式的不稳定造成了本剧几乎通篇是在“讲故事”而不是“演故事”。全剧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个,却缺少“场面戏”的宏大和深入。人物即上即下,甚至让历史上的几个著名人物都即上即下,如袁世凯、张之洞、翁同龢、盛宣怀的出场与下场,令人不解。同时,由于叙述方式的稍显模糊,也造成了故事叙述过程中时空交错的模糊。
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也在想,作者是不是因为要更多地表现当时时代的所谓“风雨飘摇”之感,而没有将张謇先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实业化进程”固定化,使我们没有看到他更多的伟大成就。我觉得,倒不妨运用较传统但却较扎实的叙述方式,展示张謇先生的心路历程。当然,这就需要重新寻找故事叙述和心灵叙述的切入点,而这,可能需要更艰难的过程。
其次,语言系统的不稳定导致观众在欣赏时产生诸多隔膜。诗与故事、书法与剧情、银两与算盘声的配音以及与视频影像的融合,确实还有进一步加工的必要。是不是由于剧本没有提供核心贯穿事件、核心冲突,所以导致导演必须要借助外在辅助力量来塑造张謇先生这一特殊的人物?但实际上,也恰恰是在依赖于外在辅助力量时,话剧艺术应该具有的主体艺术魅力却消散了不少。
还有,关于日本人要掌握大生公司40%股权的情节,也缺少有关来龙去脉的必要交待与探究,使这一情节不能够作为戏剧动力来推动矛盾发展,而流于一般化的浮泛描述。应该深入到依照经济规律的发展当中,或者说深入到当时时代的核心中,而不是被一般化的“抗日雷剧”所裹挟,将本应该深刻的事理浮泛化。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毕竟,我们观赏的是一个表现伟大实业家的作品。
最后,还是要感谢南通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在两千多人的会堂演出其实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但他们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实力,演出结束时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也希望南通艺术剧院不要停下修改的脚步,希望涌现更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精彩作品,更希望这类艺术作品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江浙一带更多地涌现,用全新的观念照亮我们未来的人生。(王 辉)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