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海建
一个浩荡辽阔的新时代,听得到历史深处的悲鸣。
2018年7月1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甲午祭》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活动处处长姚志华主持会议并讲话。相关专家组和主创人员聚焦作品,共商“升级”之计。
古希腊戏剧推崇悲剧的“净化论”,鲁迅先生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亦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甲午祭》作为一部大型历史题材话剧,通过描绘从日本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到《马关条约》签订的那段苦涩历史,既表慎终追远之意,亦抒壮志凌云之心。它的“净化”功能,大概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以艺术表达的形式提醒观者勿忘历史;二是以悲剧力量激活国人爱国与忧国之心。
“中国觉醒自今日始。”话剧《甲午祭》以120多年前的满清王朝衰落史实为依据,是一部讲述中国在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走向的正剧。该剧自2015年10月酝酿筹备,2016年8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新创作品资助立项,目前已完成59场演出,先后应邀参加了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和第13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等重要演出活动,备受市场和业界好评。
大悲恸中有大警醒,大开阖中有大追问。甲午历史,虽烟云百年而伤痕历历;晚清颓败,虽大势滚滚而自有宿命。话剧《甲午祭》之所以能在诸多力作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资格,靠的是内容上的一股正气、一股清气,拼的艺术上的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历史剧之难,难在两个地方:一是客观历史和戏剧矛盾的对立性;二是重大题材和细节表达的契合性。换言之,这两个症结都指向作品的严谨与温情、严肃与创新。
较为难得的是,话剧《甲午祭》以戏剧思维对甲午期间的风云变幻进行新的阐释与再现,功过是非,思有所据。从内容上来说,尽管研讨会上的专家们对李鸿章等主要角色的历史评价多有商榷之辞,但从另一层面来说,亦是戏文创作在呈现丰富多元历史人物中有着自我思辨之举。当然, 尊崇历史是主流,据此之上塑造鲜活的历史人物,可能亦是“啃硬骨头”的烧脑之处。从表现形式而言,慈禧、光绪、李鸿章等重要人物已经有较高的表演完成度,写实的真实人物与幻觉的心理空间交替,假定的战场与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对比,包括宫廷语言和民间表达的语境呈现,写实与写意、史诗与独白……乃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艺术创新层面的可圈可点之处不少。
慢工出细活,聚力铸精品。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平台上,话剧《甲午祭》获得新生之力。专家评审、边演边改,基金制管理、项目化运作,中华文化精品创作进入制度化、专业化轨道。正如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活动处处长姚志华所言,“这次研讨会,大家从‘但是’以后开始说,一起把这部剧打磨得更好。”从人物刻画到细节完善、从肢体动作到台词风格,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少中肯而建设性的意见。循序渐进、精益求精,未来升级版的话剧《甲午祭》呈现出走向典范与力作的更多可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国家艺术基金在弘扬主流文化、繁荣艺术创作上,有以史为鉴的责任,更有鉴古知今的初心。所谓文化自信,不仅要慷慨澎湃,亦须内敛自省——从这个意义上说,话剧《甲午祭》是个艺术样本,即便带着痛感,却也促人前行。(邓海建)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