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祭》是一部具有反思性的话剧
——在话剧《甲午祭》“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查明哲(中国话剧院原院长)
再次观看话剧《甲午祭》,感受到几处明显的改进。第一,对李鸿章这个人物的刻画,导演在力图做着让人更信服、更个人化、复杂化的追求,而对李鸿章人物刻画成功与否是事关这部戏能否实现它的文化价值的关键。第二,戏曲的假定性表达和写意性表达得到加强。第三,这是一部具有反思性的话剧。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效益,《甲午祭》便是通过对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不同表达,来对历史进行反思。
至于建议,首先,这部戏的优势和目前所面临的创作难点恰好是对应的,剧本写法的成功必然导致后期创作的难度,这正反映了当下创作的两难性。比如对李鸿章这个人物的重新思考,不能仅仅将他定性为汉奸,对历史的思辨需要两面性,而不是非红即白或非白即红,何况当时李鸿章屈辱地签订《马关条约》确实是救大清政府于危难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对历史人物进行文学的思考、人性的思考,对人物进行更饱满、更复杂、更个性的表达。
目前来看,这部戏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人物塑造的问题,尽管已经有了进步。对李鸿章人物内心的思考没有更深的挖掘,没有组织更好的、更有利的事件。正如欧阳逸冰老师所说的,人物内心要有矛盾、要有冲突。《甲午祭》一开始并没有写出李鸿章内心的冲突,只写了与慈禧和康熙的权谋。在本次修改中,将李鸿章“中国觉醒自今日起”的台词拿掉,我觉得非常好,这是一句非常深沉、内在的话,如果没有对自身足够的审视,是不足以说出这样的话来。像李鸿章这样的历史人物,要写出其真正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要用反思的眼光来看他。
对于慈禧这个人物,她是一个女政治家,推动了国家走向共和宪制,不应该将对其的刻画停留在看戏、修圆明园的地主婆层面上。如果说导演需要对李鸿章进行思索,那么不妨也可以对慈禧做一些思索,把慈禧写生动了,李鸿章便反而突出了。
对于丁汝昌这个人物,他是这部戏里面树立的比李鸿章更正面的人物。战败后,他拒绝投降,让部下张文宣代其受降。我觉得这个情节若能深究下去会更有情感,但是现在导演只是用一句台词,便将这么一个人物性格强烈鲜明的动作给处理了,让我觉得特别地不可信、不强烈,不能打动我。
这些人物,仍然可以继续挖据,都存在进一步往前推进的空间。
第二,演员的表演。剧本中的李鸿章至少有六七十岁,而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在人物塑造的两难性上对年轻演员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既要表现出李鸿章正面的形象——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力挽狂澜,又要表现出他的狡猾奸诈、阴险权谋,以及他的忍辱负重。但是,在演出的后半部分,我感觉他完全被演绎地像个英雄了。很显然,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应把李鸿章简单地处理成一个英雄的形象,年轻演员在人物角色体验上仍然需要更进一步。这个戏能不能再深挖下去,能不能真正立得住,演员要加强体验,加强文化感受,以及对人物形象、年龄感、历史感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深入地塑造人物。
第三,舞美方面。舞台布景太满,可以减少一些。大的语汇风格上,采用了非常象征化倾斜的框架,而一层层的框架、悬挂着的倾斜大板子以及板子上播放的视频内容,让舞台非常拥挤,应该简洁一些,将这些元素糅合到一起。
对于甲午海战舞蹈一段,道具太写实反而给人突兀的感觉,比如在这段舞蹈中采用了炮筒、轮子甚至还有炮台基座。在表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时,如此写实具象的道具让人感觉不到应有的气势,应该加强戏曲的写意化,加强动作表演,减少对道具的依托。
第四,演出时长方面。时长两小时15分确实略长了一些,有些回合可以稍微精简。这部戏假定性跳进跳出、时空变化非常灵便,一些不可能完全兼顾的、不一定非要写的细节可以不要。(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