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打磨
——在话剧《甲午祭》“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这是我第三次看《甲午祭》了,昨天看戏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修改的幅度非常大,可以看出在“一改”研讨会后,主创团队对专家意见进行了很认真地思考和吸收。
我觉得《甲午祭》这部戏主要写出了李鸿章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侧面性,既写出了他某些正面,也写出了某些反面,这是比较有突破的地方。对于戏剧创作而言,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个在历史上有过定论的人物进行翻案,而是加深对他的认识,并且通过他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慈禧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也比较好,她的台词很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她虽然处在政治权力的顶峰,却同时也是一个大地主婆似的角色,她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舞美手段上也对慈禧形象的刻画,做了别具匠心的运用,如背景上播放的慈禧手拨佛珠的影像,实际上意味着其他人都在这个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是耐人寻味的。
如果说还需要进行调整的话,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鸿章的形象略显正面了一些。甲午之战的失败,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失败,可以有一万种解读,但一部戏只能做出自己的解读,而这种解读需要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偏离太多。《甲午祭》中,前几场戏中李鸿章的行为是基本符合历史的,但下半场李鸿章与日本人较量的时候,有点像个斗士,或委曲求全,或慷慨陈词,甚至表现出一副英雄气概来。海战失败后,他应该非常狼狈、沮丧和懊恼。我认为这时应该表现出他内心的复杂性来,才更符合这个人物实际的精神状态。现在的处理是他与慈禧和光绪皇帝之间斗心眼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与日本人谈判时左右局势,比较轻松,这便让人感觉有些不大对劲。李鸿章与日本人谈判其实是带着屈辱去的,我觉得戏中对于屈辱感的反映还不够。
第二,戏中日本官员讨论世界局势的戏份太重了,给人一种世界列强在主持正义的感觉,过多地强调德英法美对日本扩张的制约是不太确切的,应该减轻戏份。中国的灾难其实是帝国主义列强整体侵略造成的,在这场戏里通过日本人之口夸赞李鸿章所谓的外交技巧、称日本人被李鸿章“涮了”之类的话,都是不太妥当的。
此外,台词还可以再讲究一点。如伊藤博文说:“日本和中国的较量是文明和野蛮的较量。”这样的台词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文明进步和愚昧落后的较量”。不管这样的话在历史上出自谁之口,在话剧台词里都应该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另如李鸿章说:“冯嘎子,人嘎心不嘎。”这话听起来很俏皮,但“嘎”是机灵淘气的意思,很显然“心不嘎”的表述词不达意。剧中人物称李鸿章的做法是“君臣典范”,当着皇帝的面很显然是不能这么说,可以说是“人臣典范”。冯嘎子在跳海自杀前说“听说要签《马关条约》”,此说也不确切,因为“马关条约”是后来才有的说法,剧中人物可以说“听说要签丧权辱国的条约”,话剧的人物不能超越时代。(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