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碎片化问题需重点解决
——在话剧《甲午祭》“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王辉(山西省文化厅艺术创作室主任)
最近看到几篇文章称有资料证明“清朝的武器一点也不落后”,这大大颠覆了我的观念。罗怀臻老师谈到历史题材的当代表达,话剧《甲午祭》对历史人物在艺术作品中的突破便是解读类型化。
我简单总结了这部戏在创作上仍存在的一些难点和矛盾,第一个矛盾是主要人物的复杂性和剧本碎片化形式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历史的复杂性和时间定论之间的矛盾;第三个矛盾是宏大主题与戏剧作品需要小切口的矛盾,比如这部戏从宏大切入到宏大收尾,若要进入李鸿章的内心世界,艺术创作上还需要再加强,我建议从人物的反思切入,最后转入时代的反思和历史的反思。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较多,他不认同简单地将李鸿章说成汉奸。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有才气无学识,有阅历无血性,有外交无国家,有朝廷无百姓”。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对《甲午祭》剧本的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针对剧本的修改,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重点解决剧本的碎片化问题,更深入地架构李鸿章的内心世界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剧本的逆向方法,虽然年轻演员的表现对剧本的效果提升了不少,但并不能忽视剧本的碎片化问题。
第二个建议:将舞台两侧侍从的表演融入剧中,否则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注意力。在昨天的演出中,不少观众都在讨论两侧侍从的话题,可见侍从的出现确实影响了观众对情节的关注。
第三个建议:日本人伊藤博文和海陆军大臣的表演方法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他的表演完全不需要像其他日本大臣一样一直处于高亢激昂的状态,他可以含蓄一些。
第四个建议:北洋士兵和群众的形象还可以再饱满些,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个阶层的态度,他们是时代背景的衬托。
第五个建议:网上有一个小故事,李鸿章从日本回来以后向慈禧呈上了带血的黄马褂,慈禧太后一笑说“还留着呢,难为你了”。很轻描淡写地处理了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尴尬,我觉得完全可以利用到话剧《甲午祭》中来,将这个很有回味的细节放在话剧的结尾。(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