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人下笔,探索“再乡土化”的创作道路
——在淮剧《武训先生》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之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淮剧《武训先生》是一部具有极高品相的作品,这是由一流的编剧、导演、演员共同完成的。
编剧罗怀臻对淮剧这个剧种,以及上海淮剧团是有巨大贡献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在观众心中都是丰碑一般的存在。今天,在艺术创作中,他的对手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进入二十一世纪,选择武训这个题材,实际上浸透了他的“再乡土化”的戏剧观念,同时也传达出了“信仰成为一种生活”的精神。
将武训这个真实人物搬上戏剧舞台,难度其实比较大。首先,现实中的他并没有太多戏剧性;其次,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对武训的评价都是道德楷模式的人物,他基本是一个维持风化以及克己、好义、弘道的载体。在艺术创作中,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上教化的尴尬境地。而罗怀臻作为我国当代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没有把武训写成纯宣教性质的、功能性的人物,而是给他注入了情感。这一点,他是有明显自觉的。例如,剧中梨花这个角色非常关键,为现实中扁平化的武训设置了感情线,增加了人的温度,让他从神变成了人。
具体来说,第一场中,武训与梨花在梨花树下定情,整个呈现有情、有趣,十分明亮、好看。第四场中,武训与梨花、卫驼子在柳林集市重逢,通过一块肉,表达了三个人经过时间流逝之后,微妙的情感关系变化。编剧没有把卫驼子当成恶人来写,而是把他写成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值得同情的人。了证,也是个重要角色,他是与武训、梨花一起长大的。作为佛门中人,他对武训的内心世界肯定会有影响,对武训精神最终的养成肯定会有助力。其实,了证这个人才是武训信仰的土壤。从梨花和了证这两个人物设置,我们可以看出,编剧在“去宣教化”和写人方面的积极探索。
还有,主人公武训在行乞这件事情上,心理动机怎样更充分?他为何非要选择行乞这种极端化的行为,仅仅是出于义吗?他这么贫穷、可怜,姨夫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偷他的钱,理由和动机是什么?武训的姨母,是怎样一个人,对他有没有影响?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武训多年来甘于忍受和奉献,甚至不惜自轻自贱?怎样让他身上道德感的东西少一些,而去突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成就伟大目标的路上,表现出来的人性化的东西?希望充分思考,把武训的心理动机挖掘出来。
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穷人,武训地位卑微,甚至是人人皆可轻贱的乞丐。但在他的内心,或许有着非常强悍的因子。一个穷小子,饭都吃不饱,还要办义学。那么,他觉得自己卑微吗?在卑微的外表下,一定有着狂傲和轴的性格因子。卑微和强悍,虽然互相矛盾,但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就有戏可挖了。这既可以让武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他之所以卑微,是身份使然;他之所以强悍,是由于理想和信念在支撑。但这种理想和信念,肯定遭到了周围人的耻笑,甚至可能包括梨花。于是,人们越嘲笑他,他越卑微;他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个人物就越有悲剧感。这是儒家精神的精髓,也让人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通过不断重复的苦行,让自己的人生具有意义。武训身上,这种儒家精神其实和古希腊悲剧精神重合了。这种悲剧精神,是普适的,既是西方的也是东方的,既是经典的也是现代的。受此启发,武训的形象,是否可以考虑往这方面打磨和靠拢?目前,他的行乞动机更多地停留在了阶级对立、阶级冲突、阶级斗争上,是否显得浅表化了?另外,结尾的因果报应比较偶然,建议加强人物命运和自身行为的必然联系。
今天,我们重写武训,必须直面一个问题:怎样让武训与当下人的精神对接,怎样让当下人能够理解他的行为?其实,武训办学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识文断字,更不是为了致富,而是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读书。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在实现伟大情怀的路上是很有悲剧性的,这是具有永恒性的。
再来说说导演。淮剧《武训先生》称得上是韩剑英的代表作。导演韩剑英,是戏曲出身,作品的戏曲完成度比较高,能够将导演技巧与演员表演紧密结合,而非把演员当作道具。在很多重要场面,他都把表演、舞美、音乐、节奏、韵律等进行了有机统一,可谓和谐相融、不着痕迹。
具体到细节方面。开场时武训和梨花定情的片段,充满喜剧意味,让人陶醉忘忧。柳林集市的群戏,人多而不乱,并将武训在集市上行乞时的卑贱充分表现了出来。待梨花上场后,两人开始叙旧情。本来是在集市上,突然舞台打开,出现了梨花林。这个处理非常巧妙,将舞台时空与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合理对接。我最感动的细节,是“夜深沉”那段戏:将武训的心理活动铺展开来,不仅编剧写得好、演员演得好,而且灯光、调度都把控得很好。过场戏,也颇具亮点,张老辫的一段轿子舞把戏曲歌舞性发挥得很充分。从中,不难看出导演的戏曲思维和戏曲创造力。舞美,亦值得赞赏。例如,破庙的三面墙既有残缺感,又有戏曲“以一当十”的美学精神;集市的设计虽然简洁,但有油画效果,并让舞美布景与人物心理相关联。舞美设计韩生老师,将现代舞美观念融入戏曲美学精神,最终呈现在了舞台上。
一言以蔽之,在当下的戏剧创作中,淮剧《武训先生》无疑是个精品。我期待,它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下,能够越改越好,有更好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