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的淮剧《武训先生》
——在淮剧《武训先生》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
之前是看视频,这次看了现场演出,非常喜欢淮剧《武训先生》。这部戏从首演至今,一直是个热点,相关话题不断,对淮剧这个剧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下,该剧经过修改打磨,整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个剧目,创作上的新与继承传统上的“旧”,是一个完美的融合。就像编剧罗怀臻,将多年人生积累、艺术创作中所形成的深厚沉淀,以及到今天仍然保有的浪漫情怀,进行了完美结合。淮剧《武训先生》内容丰富、雅俗共赏,使得不同成长环境、文化层次的观众,都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思想启迪。主人公武训对信念的执着追求,让人感佩。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武训这个人物不应该有太多的承载。他作为一个乞丐,文化水平不高,通常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认识。他之所以办义学,是为了让穷人的孩子读得起书,而读书是人所必须的一件事。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念想,支撑着他执着于此。武训这个人物的独特性,恰恰也在此处。只有这样一个具有独特性格和独特思维的人,才可能在一件他认准了的事情上这么执着,这么始终如一。假如他不是这样一个单纯而执着的人,也许就不会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将其做到极致了。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武训到底是怎么成为“武训”的?他是怎么走上乞讨兴办义学这条路的?开场的那段戏,武训跟梨花的这段戏,是个铺垫。但这个铺垫,首先与整部戏的风格不够统一。其次,武训到底是怎么成为一个执着不懈三十余年、置学田三百余亩、修义学堂三处的千古奇丐的?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通常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现在,作品给了观众一条路,一条思考的路:他是因为自己上当受骗的亲身感受,而引发了要兴办义学的想法。这样,反倒局限了这个人物的性格,也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和观剧感受。当然,这对于编剧来说,也是最不好处理的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