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话剧民族化的佳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11-12 16: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话剧民族化的佳作 

——在话剧《成兆才》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话剧民族化的佳作

  黎继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原主编):

  话剧《成兆才》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好戏。先说编剧。编剧孙德民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剧作家当中是非常突出的。他在承德话剧团工作了几十年,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山庄戏剧”,载入了当代话剧史;同时,又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农村戏剧”。从数十年前的《青松岭》到近年的《雾蒙山》,都是“农村戏剧”的力作。“山庄戏剧”和“农村戏剧”,也成了承德话剧团享誉全国的品牌。

  这些年,孙德民又迈入了创作的新阶段,在话剧民族化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方式也跟别的作家不一样。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把自己的话剧作品改编成戏曲,又把自己的戏曲作品改编成话剧的剧作家。例如,将话剧《圣旅》改成河北梆子《六世班禅》;将唐剧《这一场大雪来晚了》改为话剧《大风从这里刮过》,再改为河北梆子《晚雪》。话剧《成兆才》,改编自评剧《从春唱到秋》。这种改编,决定了作品最基本的品质和特点。话剧和戏曲的创作思维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话剧思维,后者是音乐思维。孙德民能够十分娴熟地自由切换,并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在中国剧作家当中寥寥无几。这种新的创作方式,最大的价值就是,可在剧作方面进行话剧民族化的尝试,让话剧剧本戏曲化、本土化、民族化。当然,话剧《成兆才》还不一样,它本身就是戏曲题材和戏曲人物,天生具有戏曲的基因,民族化也相对容易。其中一些唱词,本身就来自《从春唱到秋》。这种改编,决定了话剧《成兆才》具有民族化的极好基础。

  再说导演。王延松是一位“有思想的导演”或“导演思想家”,执导了许多优秀作品,例如话剧《押解》《原野》《日出》《棋盘岭传》,黄梅戏《美人蕉》,歌剧《玛纳斯》等,每部作品都有独特的追求。在《成兆才》中,他自觉地追求话剧民族化,走了一条与前人不一样的路。当然,评剧这个题材,成兆才这个人物,也为导演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天然的、得天独厚的剧本,让他可以施展才华,实现追求。

  另外,这部戏非常重要、突出、炫目的特点是表演。不管什么剧种,最后都要落在“演”上面。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有人抬杠说是“以故事演歌舞”。不管是以歌舞演故事,还是以故事演歌舞,最核心的是一个“演”字。戏剧就是演,演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戏剧。这出戏的表演相当成功,不仅是唱、念、做、打,更重要的是,在话剧表演和戏曲表演的融合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现在看来,这部戏是难以复制的。光是这样的演员,全国就很难找。刘凤岭本就是河北梆子名家,落子、评剧也唱得好,第一次演话剧就得心应手。没有深厚的戏曲功底,是演不出来的。只有在戏曲中浸泡几十年的名家,才可能演到这个程度。韩鹏飞是目前优秀的男旦之一,形象好,嗓子好,演唱好,年轻而谦逊,勤奋而认真,扮演的任小山也很出色。所以说,从表演的角度讲,这部戏可能难以再现。建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话剧《成兆才》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要不然后继无人,该剧就成绝版了。

  这部戏的表演,是真正民族化的。北京人艺一直在进行话剧民族化表演的尝试,最成功的是《蔡文姬》。即便如此,复排时仍存在争议。戏曲表演讲究程式化,话剧恰好反对程式化,需要自然、需要逼真、需要真实。但是,戏曲程式化在话剧《成兆才》当中,怎么看怎么合理,怎么看怎么对。这是由题材、人物决定的,也许换个题材、换个人物就不一定了。

  刚才主要讲了编、导、演,再谈谈人物。这部戏刻画了一位戏剧英雄、文化英雄。“四个讴歌”之一是讴歌英雄。英雄不只有义士、猛士、壮士、烈士,还有科学英雄、文化英雄。成兆才就是一位文化英雄。

  第一,成兆才成为草根戏圣,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主要不在于他写了多少剧本,而在于对他来说,不仅戏比天大,而且戏比命重,这才更加准确。话剧《成兆才》的所有故事,都跟“戏比命重”有关。再多的坎坷,再多的磨难,都是他命里的东西,但是戏比命重,戏比命强。无论什么人、什么事跟他发生关系,只有一条,以戏为标准。这才是戏圣。

  第二,这个戏圣是不畏强权的。《杨三姐告状》这样的戏,今天的剧作家也未必敢写,但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成兆才就写了。这就是不畏强权、独立自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化人、知识分子最可宝贵的传统,从屈原来,从司马迁来,从关汉卿来,从闻一多来,从鲁迅来。这种精神,在成兆才的创作中体现得很充分。

  第三,是关心民间疾苦。成兆才的100多部作品,除了早期的一些,其余都是接地气、写民情的。越到后期,他越关心民间疾苦。这是剧作家作为文化人的使命,成兆才做到了。

  第四.是创造了一个剧种——评剧。今天,评剧已成为十大剧种之一,剧目丰富,演员众多,流派纷呈。谁开创的?成兆才。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过了很多大艺术家。梅兰芳在表演上很棒,但京剧不是他开创的。而成兆才编、导、演、音乐、乐器都会,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也许,只有这样全面的人,才能创造一个剧种。

  这几条,决定了成兆才是一个戏圣,一条都不能少。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莎士比亚,更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话剧《成兆才》通过讴歌文化英雄,来反映时代精神,难能可贵。

  最后,鸡蛋里面挑点骨头。

  第一,序幕中,官府砸场子本来是让人反感乃至憎恨的。但是,成兆才说“砸得好”,就等于肯定官府砸得对。这样,一来冲淡了这种反感,二来也缺乏过程,有点生硬。建议在前面的气氛、态度、表演等方面做些铺垫和调整。也许,处理得中性一些更好。

  第二,成兆才在台上从始至终都是老头,年龄感不对;任小山的造型有问题,衣服前后都翘,显得臃肿。希望造型和化妆进一步美化。

  第三,丁香走时没拿钱盒子。建议成兆才自己或派人追上去送给她。丁香离开戏班后,失去了生活依靠,这钱对她太重要了。怎样表现成兆才的善良和悲悯?不妨让成兆才加句台词,让她拿着这些钱去嫁人。

  第四,话剧民族化是个大概念,这部戏的具体追求还可更清晰些。话剧表演和戏曲表演的融合较好,但戏曲段落表演较强,话剧段落表演较弱,希望精益求精,更上层楼。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