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深触及观众的心底和情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深深触及观众的心底和情怀

来源:2018-11-13 12: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深触及观众的心底和情怀

  ——在淮剧《武训先生》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深深触及观众的心底和情怀

  赵忱(中国文化报副总编、高级记者):

  态度决定成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如果主创团队骄傲自满,作品往往难以进步。淮剧《武训先生》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经过扎实的修改打磨,成为一部气质不凡、气象一新、气场亲民、气度雄远的作品,一部伟大的艺术精品。第二次看这部剧,感觉到了几处明显的变化。

  每当编剧罗怀臻把最美的时间献给一部戏,就要出精品了。淮剧《武训先生》是他在受伤之后,对事业、人生的新感悟。有时,戏剧人容易自我陶醉,更在乎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效果,而忽略了观众的需求。淮剧《武训先生》,深深触及了观众的心底和情怀。所以,才取得了良好的剧场效果。

  接下来,淮剧《武训先生》将进入“二改”阶段,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提几点建议,希望能有所启发。第一,“人之初,性本善”,姨夫张老辫为何从一开始就是个恶人,屡次欺压武训?能不能让他的坏,有更多的理由?他的言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剥削,能不能有一点善意?最后,他恶有恶报,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也变得可爱了。那么,能不能在前面加一点东西,让他具备性格转变的气质?

  第二,当前的中国戏剧,对伟大艺术家的使用,往往有点过狠。在淮剧《武训先生》中,梁伟平饰演武训,能不能适当减少一点动作和唱段,让他稍作休息?这也是做减法的一种方式。目前看来,武训不顾一切地去乞讨,受尽凌辱,能不能在舞台上稍作篇幅上的压缩?

  第三,武训这个人物形象,怎样更好地塑造?现在,有时看他是这样的,有时看他是那样的,缺少一点精神气质的连贯性。从一开始,他不光穷,身上、骨子里就应该有坚强不屈、挑战命运的积极因素,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武训乞讨十年,辛苦积攒的钱财被盗,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绝望,简直不可能重头再来。这时,了证帮助了他。这种帮助,太重要了。可否让两人之间,有一段简明的对唱?

  相比之下,梨花的性格特点没有那么多,但非常完整。她从一开始的骄傲,到最后把那块肉扔给武训,在悲苦之外有一种豁达。没有豁达,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喜剧色彩。或者说,这不叫喜剧色彩,而是对于苦难的接受和从容,十分可贵。

  通过淮剧《武训先生》,观众想更多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武训。一部戏的贡献,既让人在情感上获得了满足,又让人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值得肯定。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