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2018-11-15 19:42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话剧《张謇》首演及“二改”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贺梓秋)2018年10月12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在江苏大剧院上演。作为2018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会演项目,这也是话剧《张謇》进行“一改”后的首次演出,现场掌声如潮。翌日,话剧《张謇》“二改”研讨会召开,主创团队和专家及观众代表,充分交流了感受和意见,为剧目的下一步打磨提升出谋划策。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研讨会现场

  一句句捋台词,一步步磨精品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曾于6月19日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一改”专家研讨会,导演李明华称“帮助非常大”。专家们从剧目的情节设计、剧本创作、舞台表现等各方面提出了丰富的意见,诸如加强全剧及主要段落的社会矛盾、强化大生纱厂的故事主线、中年张謇与老年张謇隔空对话的形式有所重复、视觉上对书法元素的使用难于表达完整等等,为主创团队如何修改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会议之后,主创团队充分吸收专家们提出的意见,从各个方面对剧目进行了修改。李明华介绍,在剧本方面,“一句句地捋台词,加强、补充了风云乱世的时代背景和张謇在此背景中的心灵煎熬,体现出更多的历史厚度与质感”;演员表演也做了相应的改进,“抓住每一个能够触动人心、更好地表达人物心理的地方”;在舞美上,将一些前期与后期脱节的部分增加了层次;音乐进行了重新录制;服装造型也做了调整,以求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等等。

  “上一次专家们说风雨飘摇的时代感体现不足,所以我又更广泛地了解了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编剧罗周在修改剧本时,尽可能地充分展现时代背景,通过细节推动人物的命运变化。同时,又谨慎地删减了一些不太必要的情节,以保证整体时长。对于原先一直从事戏曲创作的罗周来说,还有一个难点在于,戏曲的台词有字幕,而话剧不同。“要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把台词准确地传递到观众的耳朵和心里,难度很大。”她在详细地梳理台词的过程中,自己一句话一句话地念,以保证观众能够接受。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话剧《张謇》剧照

  此次修改后的剧目不仅在剧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李法曾称赞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他们的执着、细心、谦虚、谨慎,打动了我。”这次修改不是盲目听取意见,而是把专家们的意见汇总起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科学地、负责任地改”。

  打磨匠心剧目,攀登艺术高峰

  导演李明华在会上表示,前期的修改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他期待各位专家能够给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让《张謇》这出戏走得更好、更远。

  山西省文化厅剧目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王辉指出,这出戏在叙述方式和语言系统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叙述方式的不稳定和不成熟,造成了剧目几乎通篇是在“讲故事”而不是“演故事”,也造成了叙述过程中时空交错的模糊;而语言系统的不稳定则导致了观众在欣赏时会产生诸多隔膜,诗与故事、书法与剧情、银两与算盘声的配音以及与视频影像的融合,还有进一步加工的必要。由于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二十多个,建议对人物关系要做一些交代,避免人物即上即下,令人不解。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王蕴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尽量在有限的舞台中表现更多的内容,适当地“强主干、缩枝蔓”,进一步强化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张謇形象;二是张謇与了然和尚的对话、中年张謇与老年张謇的对话还需要再琢磨;三是剧中涉及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还需要交代清楚。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张永祎建议,两次中年张謇与老年张謇的对话相似度很高,建议可以用两种形式进行对话,第一场对话可以由两人对话变为三人对话,将张謇的三个人生阶段放在一起;第二场对话可以尝试两个人一虚一实,增加一些创新和变化。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话剧《张謇》剧照

  南京大学教授、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周安华认为,这出戏的戏曲感太重。“主人公说话一直非常激昂,没有展现出他犹豫、彷徨、低落的一面。”他认为,对戏剧来说,节奏非常重要,“不能一直这么高调、这么紧张,可以有适度的情绪转化。”在台词方面,也需要考虑大众的接受度,不能太过于文气,而缺少生活性。

  国家大剧院一级舞美设计、舞美总监高广健在称赞此次的舞美设计“非常讲究”,让人印象深刻之余,指出舞台背后的多媒体形态和基本舞台之间缺少过渡。比如,“剧中有三次出现了白色的纱幔,但给人的观感仅仅体现出了投影的技术功能,没有找到它与剧目内在的关联度”。

  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此前曾指出,要让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刻、更加鲜明,必须将其置身于更大、更强烈的矛盾中,而此前戏中的社会矛盾不够突出。他认为此次修改加强了人物在社会矛盾中的塑造。“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就是,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正如蔺永钧所说,接下来需要做的是进一步的精雕细琢。与会专家针对剧中一些细节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央实验话剧院原副院长李法曾提出,希望增加剧目的悲剧色彩,现在对张謇的壮举表现得比较充分,但对其困境与孤独表现得还不够;中年张謇与老年张謇对话的处理,还缺少亮点和细节,还需要从人物的内心出发,中年张謇的内心表达还不够充分;演员台词的处理有些失韵,大段的台词需要区分出高潮与低潮;张謇夫妻之间的感情表现得还不够等等。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用了“厚重”“沉着”“韵致”几个词,指出这出戏让张謇这个人物直达人心。他对戏中几处小细节提出了建议,比如在张謇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时,周围其他人都是赞同的态度,“我觉得这里可以有人问一句为什么,把张謇拒绝的理由说清楚。张謇的言行对周围人会产生影响,不一定非要营造‘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而要拉开人物层次”。

让“张謇”留下来、走出去

研讨会现场

  会上还邀请到两位观众代表,他们在观看演出后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最好在演出前先用字幕简单介绍一下张謇的生平故事,更有助于观众融入剧情;在张之洞、翁同龢等人上场时,可以做些字幕说明,让观众有所了解;台词中的文言文比较多,最好能多一些滚动字幕,帮助观众理解。

  话剧《张謇》于2017年首演,由南通艺术剧院和港闸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在今年10月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会演中获得了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该剧将张謇这位“南通之子”成功搬上了话剧舞台,再现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实业救国的伟大抱负。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浩表示,经过一次次的修改,话剧《张謇》已经从“幼稚孩童”逐渐成长为“英俊少年”,这其中离不开国家艺术基金和各位专家的支持帮助。“既然要把这出戏打造成精品,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精益求精,才能让‘张謇’走出去,成为江苏的张謇、中国的张謇。”

[责编:贺梓秋]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进安:写在《百年巨匠·冯友兰》播出之际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