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画作品传递丰富的人生感悟
——访青年艺术家刘文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只有在绘画领域不懈追求,才能让这颗烦躁的心得到安慰,才能让漂泊的灵魂找到栖居之所。”青年艺术工作者刘文表示。作为深圳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这些年,刘文教学与创作兼顾,扎实地进行艺术积累,以写实的语言传递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使作品形式与内涵达到和谐之境,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
刘文近照
从艺以来,刘文的绘画作品获奖及入选国家级展览众多,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画院、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德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油画《花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滚动资助作品。
刘文作为一个在古典主义精神中浸润颇深的艺术工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主题。以语言图式传递诗意人生的追求,是刘文作品的主旋律。
那么,油画《花季》是如何诞生的,承载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艺术思考?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刘文。
您是如何与绘画艺术结缘的?简单介绍下自己的艺术生涯。
刘 文:父亲是一位艺术工作者,受环境影响,我从小就酷爱绘画。有一年,我从四川美术学院买回一个叫“海盗”的石膏,每天对着它描摹。有时,凌晨两三点钟还在画。这样的描摹刻画,训练了我的绘画基本功。大学时,我专攻油画。毕业后,最大的愿望是继续深造。后来,到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读研,获得了老师们的启发和教导。这一时期的绘画状态,可以用如痴如醉、不知疲倦来形容。我个人的油画风格,也在这时得以形成。
如今,从事油画专业教学,把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我感到很幸运。在与学生交流对话时,在观看各种画展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自己的艺术创新。2017年,有幸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人物肖像画研创中心主办的“油画肖像画创作高端人才培养”项目,经过了扎实的学习,我的绘画创作有所突破。俗话说,艺无止境,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不断进步。
创作油画《花季》的契机是什么,作品有何创新与特色?
刘 文:参加“油画肖像画创作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期间,有天的课程是画一位模特女孩,我摆弄画架、移动位置时,碰巧抬头看到她侧过身的情态。她回眸的眼神和她一瞬间的表情引起了我的创作欲望。我立即拿起画笔,将捕捉到的美画了下来,取名为《花季》。
油画《花季》的主体,是日常生活中清纯的少女形象。画面将写实的人物与平面的背景相结合。绘画的三度空间减弱,趋于半平面化。在压缩成的浅空间里,来完成画面视觉图形的构筑。线条的虚实处理,注重动与静的韵律。色彩的涂抹、揉擦、罩染,形成了丰富的肌理。深灰色的背景,烘托出白衣女孩的外形轮廓。通过对构成元素的提纯和扩大运用,来增强视觉强度。细节刻画,以典雅为追求。女孩温和的神情、恬淡的气质,有种净化心灵的魅力。我希望,在强烈的视觉效果构成中,赋予人物精神,赋予生活诗意。
油画《花季》
作为艺术工作者,您如何看待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机制?
刘 文: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意义重大,为艺术精品创作提供了力量源泉,为艺术作品展示与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参加“油画肖像画创作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期间,我有幸现场聆听靳尚谊、范迪安、胡建成、殷双喜、朝戈、邵大箴等艺术名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其中,83岁高龄的靳尚谊先生,在教学中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对每块色彩、每个形体造型都严格要求,对学生耐心指导和点拨。他敬畏艺术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平易近人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
这次培训,在创作理念和实践上,都对我启发很大。通过学习,我对肖像画的意义及发展有了深刻认识,在创作的语言技巧等方面有了新的提升,视野和思路也变得更开阔。肖像画创作,如何脱离照片化,未来应怎样发展?我开始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培训期间,创作了《花季》《肖像之象之六》《梯》等作品,希望比以往有所创新和进步。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光是资金扶持,还有重要的精神鼓励、学术支持。
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作品能够参加“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不仅是一份殊荣,更是一份动力。希望广大艺术工作者自觉向精品看齐,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的好作品!
您认为一位称职的艺术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精神和素养?
刘 文:一是热爱。爱是一切艺术的能量。如果不热爱,就成不了艺术工作者。从事艺术创作,不应是为了争名逐利,而应是一种有感而发,一种发自心底的美好情怀。
二是勤奋。绘画,是手脑并用的艺术。没有手的勤奋,再伟大的思想都没有附丽。没有天长日久的艰苦磨练,是画不出好作品的。我常对学生说,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有所收获。
三是敏感。艺术创造力,来源于敏感力。只有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美的事物,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激情,才能有新作品、好作品诞生。
四是毅力。艺术创作,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苦活、累活,永远都在艰辛跋涉的路上。为技术精到不断磨练,为境界精深不断开拓,如果没有毅力,便很难长期坚持。
五是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艺术创作不仅要锤炼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满足于做工匠,还要加强文化修养。特别是进入高层次的创作阶段,艺术工作者的文化涵养对作品境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