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狮吼
——在豫剧《秦豫情》“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
《秦豫情》是一部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作品。狮吼剧团沉寂多年后终于醒了,这部戏便是一声狮吼。
这部戏追求并呈现出新的戏曲舞台美学,意义非凡。首先,让戏剧真正回归到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生活,即真正的现实主义。其次,在题材选择、人物刻画、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性发展。同时,舞台样式上很独特,导、表演艺术都极有特点。
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提几点建议。
第一,第一场戏“土窝子”的使用还不充分。“土窝子”原本是灾民让给小勤父女住的,但很快便被假瞎子占据了。小勤将“土窝子”让给假瞎子,表现了善良的品格。灾民们为了挽留小勤父女,又挪出三五寸地方来,这时吕嫂又出现了。作为妓女,吕嫂是本剧最悲惨的女人,我建议要把“土窝子”让给吕嫂。这样,“土窝子”的应用就更精彩、更充分了。这个细节可以很好地刻画小勤的性格,更可以刻画河南灾民的善良。
第二,小勤难产时的唱词是唱回家、唱想念家乡的菜花香。我觉得不太准确。至于小勤生孩子时最想的是什么,我有两个修改的方案。首先,既然主题是“秦豫情”,那么小勤这时想的就不是回家乡,而应该紧扣对陕西土地的情感这个主题,重点落到“秦豫情”上。其次,这时还可以唱生和死。作为一个难产的女人,她这时最关注的难道不应该是自己的生死、孩子的生死吗?
第三,我们常讲,戏剧表演要把戏剧化和生活化结合起来,体现出形式美感。徐俊霞的表现是非常好的。在塑造角色上,她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小勤特殊、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应该随着人物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而不是从头到尾都用同一种表现方式。比如,逃难初期,她还是一个女孩,经历了大灾难,因生活所迫,她必须去争,所以动作必然是夸张的。但是随着生活相对安定,有了工作,有了爱情,她表演中夸张的元素也应该有所减少。
第四,整部戏看下来,各个人物都处理得很好,包括小勤的父亲、张大的母亲、瞎子等,每个角色都比较完整,有发展、有变化,唯独吕嫂处理得不够好。首先,小勤可以去洗油纱,吕嫂为什么不能去洗,而一定要做皮肉生意呢?其次,她后面几次出场,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却变成了一个良家妇女。总体来说,除了前面几处,这个角色只是为了出场而出场,没有戏,应该让这个人物更有动作、更有变化。
第五,舞美过于干净、漂亮了些。长安城不像是遭遇灾难后的城墙,反倒像“长安梦”中的长安城,像现代的城墙,可否不要为了美而牺牲了真实?(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