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剧目厚重沉着,穿透人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剧目厚重沉着,穿透人心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1-22 11: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剧目厚重沉着,穿透人心

——在话剧《张謇》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剧目厚重沉着,穿透人心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汪守德:

  话剧《张謇》,是南通艺术剧院一次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国家艺术基金的阳光雨露哺育出的丰硕成果。张謇作为近代一位了不起的实业家,在今天看来,其当代价值是什么?这部戏通过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曾走过艰难道路,我们今天的局面靠什么得来?靠当年张謇这样的实业家,靠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不惧压力开创未来——这是这部戏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用八个字来概括这部戏:

  一是厚重,戏的内容不是轻飘飘的,而是直击心灵。二是沉着,戏的内容很丰富,虽然没有按照自然的时空顺序来叙事,而有一套自己的叙述逻辑,但看戏的时候并不觉得很乱,戏中有条不紊地将张謇的功绩、遭遇、心灵历程、目的等表现出来,最终塑造出张謇这样一个人物。三是韵质,戏中所有台词非常有韵味,比较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虽然南通人、张謇本人肯定不是这么说话,但这种念白的方式和节奏,很好地表达出了人物的内心,听起来很有味道。四是穿透,这部戏能打动我们的内心,但这种打动不一定是热泪盈眶、痛不欲生的,而是震撼的。编剧也好、导演也好,舞美、音乐等一切,都是围绕这一目的来服务的。

  这部戏特别重要的是,把张謇这一人物给写透了,表现得十分饱满。这次修改,导演、编剧在一句句“抠”台词,确实也把每一段戏的内容都加强了。举个例子,佐藤这条线的加强便非常好,弥补了我们说的社会矛盾不足的缺憾,从另一个棘手的角度表现张謇的艰难。

  有几点小建议:

  一是,在银行资金拨付上可以设计一个理由来驳斥佐藤。我们的民族工业,由中国的民族银行来进行支持,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我觉得台词中可以有这样一句。

  二是,只有张謇一个人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周围其他人都众口一词地愿意的——我觉得这里可以有所不同。比如可以有人说说问问,为什么你不同意?这里需要给观众讲清楚理由。张謇的行为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影响,不一定非营造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而是拉开人物层次,表现出张謇对周围人的影响。

  三是,有些台词听不太清楚,不知道是剧场的问题,还是因为台词带些历史文化的内容,我估计在座观众也会有听不清的问题,影响对这部戏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屏幕上汉字的笔画没有确切的含义。这次虽然做了调整,设计了很长时间的符号,可能是偏旁部首,用这种舞美设计告诉观众这是中国书法的线条,但又没有一个确切的汉字,只能让人猜想那些符号的含义。我比较能理解舞美设计的想法,但更明确一些似乎更好。比如,这些字样可能是张謇心目当中比较有分量的,如张謇所说的“太平”,屏幕上的字便是“太平”的变形,成为他内心的外化,这样也挺有意思的。

  加强张謇的悲剧色彩

  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 李法曾

  第一次看到《张謇》这出戏时,没想到南通话剧团能创作这么一出大戏来,而且这么好,他们的执着、细心、谦虚、谨慎的作风打动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很多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但在如此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居然能搞出来,没有毅力、决心和奋斗目标是做不到的,我对南通话剧团十分尊敬。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南通话剧团和这出戏,我说希望你们要去看一下《张謇》,看看我们历史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伟大人物。

  在遴选原创话剧戏目的时候,我说《张謇》必须排在第一,人家问为什么?第一,我们要向剧团学习,创作出这么好的戏来很不容易;第二,戏好,没有别的理由,戏好才能站住脚,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所以,一出剧目,应该在细致打磨后成为经典,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演,这才是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说一下我的一些意见:

  我认为《张謇》在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取向上都是好的,尤其是话剧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对今天更有现实意义,能让观众思考,给人以启示,让人进取。另外,这出戏又很高雅,不是乱哄哄的,也不是一意取悦观众,它讲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比较丰满的张謇形象,这与编导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已经是第三遍看了,此次修改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我也注意到,“一改”时提出的意见,有些改了,有些没有改,我认为这也是对的。修改也要做功课,更要慎重,不能瞎改。大家集思广益,把不同意见汇集起来,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负责任地修改,这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应该说,这出戏对张謇的壮举表现得很充分,但现在对他的困境与孤独表现得还不够,这也就是我希望的悲剧色彩。悲剧色彩不是为了塑造一个悲剧,而是为了表现张謇的艰难,表现他的困境,表现他的孤独,以此让这个人物形象更高一层,表现得更伟大,才能在舞台上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中年张謇和老年张謇对话的处理,我认为是比较好的,但是缺少亮点和细节,不要两人一站上舞台就开始说。还是要从内心出发,对中年张謇的内心表达还不够充分。这种形式其实也不新鲜,它的用法好在哪儿?因为它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了,回答了观众想要提出的问题,也会得出一些结论,所以这一处理很巧妙。

  在演员的台词方面,整体来说应该说有所进展,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说台词”。什么叫台词?台词是心里所想的流出来了,没说出来的是思想;台词不是张嘴就说,而是发自内心地说;台词好便好在动心,动心的台词让人一听是不一样的。其次,台词的处理现在有些失韵。这出戏是一部高雅戏,台词有诗的韵味很好,但大段的台词有了韵律后反而显得有些平,还是应该把高潮、低潮区分开来。

  张謇夫妻之间的戏份还应该有所进展,必要时要体现出一个“情”字。因为这段戏不是只写张謇夫妻之间的感情,剪辫子是很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了多少思想、意义,都是通过夫妻之间梳辫子体现出来的。两位演员还需要再磨合磨合。

  张謇被关在车间那场戏,戏份很重要,矛盾要层层递进,现在略显平,需要照顾观众对舞台的理解。和佐藤的两场戏,我觉得比之前都好,尤其是第二场张謇在三天以后回复的戏,不知是否能排出些幽默感和趣味来,因为观众也期待张謇三天后到底答不答应,别让观众猜到他肯定不答应,这样会使张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关于张謇“卖字”的情节,我一直期待舞台上出现一副他写的真字,因为张謇是一个文人,又有那么多人愿意买他的字,他的字肯定非常好,演员可以多练练。

  音乐方面,我认为是不错的,音乐和内容结合紧密,比较贴切。在看现场演出时也有一个问题,音响压过了演员的台词,不知道是不是现场设备的原因。希望导演的排练时,还要让演员和音乐多加融合,台词也要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现场演出的布景和气氛都非常好,既表现了当年的真实场景,又让人感到大气、舒服。灯光也很好,但灯光不能抢,一定要注意演员的面妆,让观众看到演员的脸,至少要看到他的眼睛。

  全剧的时长还需压缩一下,我认为以两个小时为宜。

  综上所述,《张謇》是一出非常优秀的话剧,希望再接再厉!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

[ 责编:贺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