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个多彩的琉璃艺术世界
——访琉璃艺术家袁世祥
“袁世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将传统文化元素柔和却不失力量地展现在琉璃作品上,让人眼前一亮,却又似曾相识,‘女娲补天’这样美丽的神话故事似乎在眼前飞过。”谈及工艺美术《五彩霓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钱锦华如是评价。《五彩霓裳》是琉璃艺术家袁世祥的创新之作,被誉为“琉璃与油画碰撞出的神奇火花”,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滚动资助作品。
袁世祥近照
袁世祥,1966年生于山东淄博,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现任山东金祥琉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琉璃在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淄博博山区,是远近闻名的琉璃之乡。18岁那年,袁世祥到博山工艺品厂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炉匠。从门外汉到熟练制作鸟、兽、鱼、虫等琉璃热成型摆件,他凭借聪明才智、勤奋努力,成长为业务骨干。1995年5月,袁世祥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了自己的琉璃厂。产品琉璃花球备受好评,畅销各地。1999年,企业迁入新址,2000年11月竣工投产,多年来与时俱进,逐渐发展为一家员工百余人,集琉璃研发、生产、出口和国内营销于一身的大型文创企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适时提出环保改革。在没有标准、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厂投入70多万元,率先实现了煤改气。”袁世祥回忆。率真、质朴、诚信,是他的人格核心。从艺三十余年来,袁世祥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琉璃高温成型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琉璃花球到各式各样的禽鸟、花瓶、抽象琉璃、写意琉璃等,他举一反三,研发出了许多新产品。例如抽象琉璃,是他做琉璃以来,生命线最长的产品;写意琉璃,则是一种既非具象又非抽象的过渡艺术,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琉璃热成型进行了完美结合。
工艺美术《五彩霓裳》系列之一
2013年7月,袁世祥的作品《舞动》获第二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10月,《龙马精神》《长绳系日》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4年7月,《韵》获第三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2015年7月,《濯浪》获第四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创作首先讲求的是‘意’。‘意’即思路,意由心生。”袁世祥坦言,从事琉璃行业,起初是为了生存。随着年龄增长、技术精进,他逐渐意识到,琉璃制造行业不仅是作为经济来源,更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综合素质。“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需要高度的毅力与自律。这些感悟与精神,支撑我走到了今天。”他告诉记者。
2017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博山琉璃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山东艺术学院举行。博山琉璃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旨在继承中华琉璃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技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活,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的创新发展。培训期间,工作室理论授课、实地考察教学、现场技能讲解以及同步持续的网络教学,对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优秀学员,从艺术理论、美学素养、技艺技法、作品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从4月至10月,学员共完成琉璃成品390件(套), 《五彩霓裳》便是其中之一。
工艺美术《五彩霓裳》系列之二
谈及《五彩霓裳》的创作契机,袁世祥介绍,某天无意中看到好友的一幅油画作品,深受触动,灵光乍现。如果把油画艺术与琉璃艺术结合起来,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他受“女娲补天”神话的启发,在瓶体表面喷洒了一层五彩石粉末,创造了一个阳光射过蝉翼、微风吹动尾羽、雨滴留痕花瓣的艺术世界。这个多彩的世界,充满着动与静、明与暗、刚与柔的强烈对比。另外,传统琉璃艺术品的创作,除了色料本身的颜色,还会把色素粉蘸到作品表面来上色。《五彩霓裳》另辟蹊径,以缠色料的方式,为作品表面增加不同的颜色。这些,在琉璃制作工艺中都是极少见的,也可视为点睛之笔。
值得一提的是,因《五彩霓裳》采用了缠色料的方式来上色,鉴于琉璃原材料的温度因素,如果在制作过程中,瓶身温度与所缠色料温度不符,便会相互排斥,出现炸裂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袁世祥终于掌握了控制两者温度平衡的要素,攻克了技术难关。“期间,因一系列的问题,曾经想过放弃。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给了我前行的强大动力,对我未来的创作道路,也是一种重要的鼓舞和鞭策。创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创新能力,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挫折、迎难而上!”袁世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