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完整了
——在越剧《屈原》“二改”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曦(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副研究员):
屈原的故事、屈原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独具代表且深入人心,所以如果把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我们这个戏里面有一个独特的表达,因此,面对这一样一个作品,相信每个人都会对它有所期待。郭沫若先生在创作话剧《屈原》时说,他要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怎样表现屈原、宋玉及靳尚等人物?这些人的选择有何现实的价值意义?这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判断的地方。
我们知道历史剧的创作,文本质量往往决定了这个作品所能达到的某种高度。编剧吕育忠老师给屈原的定位是“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一根铁骨、一滴眼泪、一种情怀”,也预示了这出戏在文本创作上的立意的高度,和思想的厚度。“一改”之后的《屈原》让我们惊艳,无论是舞美、音乐,还是人物表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观剧的过程中感受到这部剧传达出的某种力量。
从“一改”到现在,我的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剧中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完整了。屈原自不必说,通过一些唱段和设计,人物更加丰满。还有几个角色,体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南后,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南后是支持屈原的,并且还很欣赏他的洁身自好,但是后因子兰公子地位不保,才有了南后心性的改变。这个人物性格的转变介绍得非常清楚。
另外一个是宋玉。这一次,屈原和宋玉之间有了两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二人在面对人生道路时的不同选择。虽然我们对宋玉的选择持否定态度,但这从反面印证了屈原高贵的人格,使得宋玉这个角色更加鲜活、充盈,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此外,随着宋玉角色的丰满,婵娟的存在感被削弱了。我建议,宋玉离开之后,婵娟和屈原之间的对唱可以让屈原主唱,更好地表现屈原对婵娟的叮咛与嘱托。
开场、结尾处的伴唱、音乐、舞蹈都给人一种非越剧的感觉,更偏向于歌剧,这些部分和整部剧的气质不太相符。还有对结尾部分的处理,对于屈原这样一个人物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他对于楚国的担忧,以及对楚怀王、靳尚等人昏庸无能的愤懑上。大家都知道,屈原在被流放以后做了一首诗《天问》,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屈原投江是他在精神层面上的一种选择,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失望。因此,我建议结尾部分借用《天问》这个作品,再进行一些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