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应为现实提供启迪和参考
——在越剧《屈原》“二改”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玉琴(《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昨天的舞台非常完美,能够呈现这样的效果,我感慨良多。刚吴凤花介绍,《屈原》这部剧一直在改,边演边改,精益求精,并且这些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看完昨天的演出后,我们看到了这部剧的改观,从大场面到小细节,从音乐到舞美再到配乐……尽管这些改动和变化都不大,但这些修改对于整部剧目的艺术方式、艺术水平都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绍百作为一个县级剧团,功底扎实有力,表演有声有色,可以为创作生产演出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绍百对艺术始终保有较高的追求,对艺术的生产流程、创作机制、目标达成的高要求,乃至对中国戏曲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屈原》这样的题材并不是越剧的强项,但是,剧团勇于挑战自我,努力把越剧发展得更丰富、完整,不断地激活自己的思考和创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戏剧、剧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应该说,越剧《屈原》从文本到舞台呈现都是可圈可点的。历史剧创作历来都有难点,即除了历史故事的外壳之外,如何把握故事想要传递的精神,对于当代有什么样的现实关照,能为今天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启迪和参考,这都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如何用当代的视野和审美,进一步挖掘和放大历史剧的精神内涵,达到思想和艺术的和谐统一,也是戏剧一直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屈原的精神和理想是极为可贵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找到浑浊之气,不屑于与之同行,这就是屈原忧患意识和高洁人格的表现。对内除弊革新,对外合纵抗秦这是他的爱国之心和治国之道。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他的纯粹和他的理想,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中国人的人格标尺,所以这样的人物放到舞台上,有他独道的精神指向和精神力量。
应该说《屈原》这部剧的舞台呈现大气而有诗意,尤其是表现屈原投江的部分,在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氛围下营造出了一种极富深意的表达,舞台的格局很大,很有气势。同时,合唱、伴唱、音乐、配器也都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体现出了较好的历史质感。剧中的宋玉、婵娟与以往同题材的作品相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几组人物关系围绕矛盾展开,不论是对比式的、相冲式的、连带式的,表现得各有特点。
下面,我想说几点建议:
第一,剧中多次提到清浊之论,这是整个作品的一个基调。我认为可以把清浊的隐喻表达得更明确一些。序篇中,屈原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靳尚认为“水至清则无鱼”,渔夫则认为“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浊鱼死,不清不浊鱼儿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两种为人处世之道,靳尚和渔夫的话区别不大。第七场相同情节,和开篇形成相互印证,但是清浊之论却没有最终的结论。作为全剧的戏眼和戏核,结尾部分应该对清浊问题有些高度提炼和概括的句子,并在“清”这个问题上有所揭示,这样整条线索才会更加清晰。
第二,楚怀王被囚禁后,在狱中与屈原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表达了他的悔悟、痛惜之情。我认为对楚怀王进行这样的处理还是有些理想化,是会无形中削弱掉屈原的悲剧意味,使得整部剧的戏剧冲突、爆发力上受到一些影响。另外就是,楚怀王伐秦与被囚禁是两件事,目前,剧中只有一句台词,他从兵败到囚禁的过程一笔带过,这样可能会误导观众,所以,建议这个部分的处理再从容一些,适当增加一些过度的语句。
第三,“一改”之后,这个剧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稍显遗憾的是,剧中好听的唱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唱段、有越剧特色的唱段还比较缺乏,我希望下一步能在特色唱段上再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