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生活艺术里的遗珠
——访青年艺术家农天祥
在广西德保,远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村初中,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乡村教师,将绘画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常常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当地的山山水水和人文风俗。凭借着先天的天分和后天的勤奋,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组织的南方少数民族中国人物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作品中国画《秋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项目滚动资助。他,就是青年画家农天祥。
国画《秋风》
“《秋风》是一幅感情真挚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如是评价,“农天祥将乡土情怀真实复现,继而升华。他运用了传统的国画技法,沉稳的色彩基调,营造出朴实真切的少数民族生活画面,表现出少数民族女性所散发出的女性美,折射出少数民族的善良淳朴。”作品《秋风》是如何创作而得,创作背后又有哪些经历?记者日前采访了农天祥。
问:您的从艺之路是怎样的?
中专毕业后我便分配到一所远离县城30余公里的偏远乡村中学教书。课余时间我经常用水粉画来表现当地的山山水水和人文风俗,但是时常觉得水粉很难很好地表现人物,于是便尝试用毛笔蘸墨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我从未中断学习。购买名家书籍、画作,进行临摹;报读广西艺术学院大专和本科函授班、中央美术学院,接受理论教育。我觉得,创作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从不拘泥于题材,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都是笔下的素材,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更是向其他门类借鉴,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问:国画《秋风》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又贤惠的人,辛辛苦苦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拉扯大,把不富裕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想创作母亲主题的作品,以艰苦的环境为背景,用向上、真诚的女性形象做主角,表现“母亲”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体现坚强的毅力和对困难的不屑,即便生活艰辛,也要昂首面对的精神。但苦于没有找到好的素材和切入点,类似的题材一直没有机会创作。直到在广西隆林县采风时,遇见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景:一位背着一筐土鸡的妇女到赶集市,她那望着远方充满期待的眼神和微微翘起的嘴角非常迷人。眼前的画面吸引了我,让我顿时有了创作灵感。在创作时我将妇女换成了少女,并在大面积的冷色调画面中突出了女孩的红色头巾,意在表现少数民族女性所散发出的善良淳朴的美。
问: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挫折,遇到的问题?
创作就是不断尝试和不断否定的过程。画面中一大筐棉线团非常“抢”画面,因为是第一次处理如此硕大的棉线团,如何表现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尝试了很多种方法,画了好多幅小稿,如借鉴素描立体画、包住棉团只露出小部分等,经过比对最后决定用线描再淡淡上点的方法。
为了表现裙子上的图案,我也试验了很多方法,比如破墨法和拓印法,效果都不理想,最终还是耐心地一笔一划画出服饰每一个细节,用两天时间才将裙子上的图案画好。而为了突出主人公在画面中的冲击力,我摒弃当地村民日常佩戴头巾的灰色,大胆采用橙红色。至于背景与主体颜色的搭配,更是前后尝试了三十余遍才达到满意效果。
农天祥近照
问: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悟?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若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创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每画一条线、每着一处色都得要屏气凝神,卯足精力。我觉得自己的功力还不完美、不娴熟,要付出更多心力练习绘画。
符号是绘画语言的基本单位,在不同的环境或者心境下,即便是相同的符号在不同的画面中也有不同意义。所以,我会用各种方法把符号分解、重组。我认为,对技法的追求是绘画的浅层次,不能因技法而禁锢画家的创造。画家从事哪一个画种的创作,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艺术个性表达到极致。
问: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作为一名基层的创作者,以农村最淳朴的元素作为创作素材,是我创作的优势。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让我这个在小县城摸爬滚打的艺术青年感受到国家对基层艺术创作的重视,为更多的基层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展示舞台,让我重燃艺术的激情,以更饱满的热情面对创作和生活。(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