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现实,用笔绘出时代画卷
——访青年艺术家卢明
2016年夏天,顶着高温,卢明带着速写本和相机走进了青岛一个建筑工地。
大半年时间后,他完成了一幅高2米、宽8米的中国画《建筑工人》,画中的人物形象几近真人大小,再现了工人们真实的劳动状态,亦表现出他们身上勤劳坚忍的精神品质。
卢明作品《建筑工人》
农民工是在国家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为了更好地观察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卢明多次深入工地采风,与工人交谈、一同吃饭。在工地上,许多工人以为卢明是记者,当看到卢明在画他们时,又开怀大笑。面对镜头,有人会善意地停留,让他多拍几张;也有人会不好意思地匆匆走开。
他看到了这些建筑工人顶着烈日和寒风,做着高危的工作,留下的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而他们自己却游离在城市边缘,拿着微薄的收入,只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即使条件艰苦,他们依旧热爱生活,有时一两瓶啤酒、开个小灶就是他们的“小资生活”。工人们的质朴、憨厚、勤劳、乐观,让卢明心生感动,也激发出他强烈的创作欲望。
“文字不足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佩,作为画家,我只能拿起画笔,通过画作来表达我的思想和感受。”卢明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让公众了解真实的建筑工人,以期让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经过苦苦思索,卢明选择了劳作、间息、放工、吃饭四个场景进行创作,有张有弛、动静结合。“面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我想再多的形象也表达不尽他们的世界。而繁复的人物组合容易产生堆砌感,更重要的是构思巧妙。”于是,卢明对农民工工作、生活场景进行了高度提炼,确定了这四个场景。
卢明
抓住典型形象、选取代表性人物,正是卢明的创作理念之一。为此,他拍摄了众多影像资料,也画了大量速写,只为探索正稿的表现形式。在多次探索下,他决定采用“写实性意笔人物画”技法来表现建筑工人——“写实性意笔人物画”这一名词是卢明自己总结的。
“之前已有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提法,但我觉得中国画讲究写意性,写实的概念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绘画的写实追求忠实于物象的客观真实,而中国画所表达的是物于心中的艺术之真。因此我称之为具有写实性质的写意画。”而为何叫“意笔人物画”?则因卢明在努力继承传统写意画的技法:
“在线条上,追求一波三折、如屋漏痕、如折叉股、如锥画沙的笔法效果;在造型上,延续传统以线结体的造型法则,体现如雕塑般的体量感;在墨色运用上,追求气韵生动和墨色交融,如协奏曲般和谐;在空间构图上,则运用传统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让观众在看画时,从左往右移动视点,每个人物都历历在目、身临其境。运用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人物,既具备真实人物的鲜活面貌,又不失传统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精髓。”
最后画作呈现出来的效果,让卢明颇为满意。《建筑工人》也赢得了同行和专家们的赞赏,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并于2018年再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
同时,在这幅作品中,色彩表现和水墨表现取得了平衡,二者相得益彰、不争不抢。而卢明之前所作的人物画,均属以水墨为主、色彩为辅的表现手法。“这种灵感的来源、技法的运用,是在大量写生中摸索出来的,最能贴合我内心的感受。”卢明认为,艺术工作者必须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养分,并将其转化成自己创作理念的一部分、转化成伴随一生的艺术基因,才能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当面对工地上一个个真实的劳动场景时,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也庆幸自己能够深入到这样的现场。卢明一直记得曾在工地上看到一个50岁左右的工人——手上戴着已经变灰的白色手套,摆弄着切割机,把一捆捆铁棍扭成特定的形状,轰隆的机器不停迸射出火花,汗水从他的脸上、脖子上不停地流下来,湿透了上衣。当卢明坐在被晒得滚烫的石阶上展开速写本时,发现速写本也白得耀眼。“虽然只能眯着眼睛来画,但我想这样的速写一定是生动的,因为它是切身生活的记录。”
扎根现实、汲取养分,成为卢明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实践。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浪潮下,他也更希望能通过画笔,记录、反映社会发展进程,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这也应该是深入到艺术工作者们骨子里的一种责任”。
他还记得,在工地上,他曾守在通往食堂的路上,看到工人们放工归来,“好像电影的长镜头一般”,人来人往,时间仿佛静止了,被留下的只有他手中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