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符号中寻找漆艺魅力
——访青年艺术家向师师
战国时期的《彩绘猪形漆盒》出土于1986年,盒体由两只身体相连的猪形象组成,盒内髹红漆,盒外髹黑漆,并饰以红、黄漆彩绘卷云纹、勾连卷云纹等,造型古朴精美,颇有荆楚遗风。向师师的《国漆髹饰》系列漆艺作品,便是以这一文物为原型进行模型复原,并用大漆彩绘装饰、传统漆奁套盒的形式,设计了别致的“现代漆器餐具套盒”。
《国漆髹饰》系列漆艺作品
战国漆器的色调以红、黑为主,其特点是“朱画其内,墨染其外”。器内涂朱红,明快热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红黑对比,衬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丽,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国漆髹饰》也是如此,采用汉代云纹的图案装饰和“贴金描线”的传统工艺,气韵生动、色彩绚丽,呈现出气势恢宏的审美意象和湖湘地域文化的特征。整套作品分为漆器外盒、生肖造型盒和内盒,生动诠释了传统漆奁在现代漆器餐具套盒的日用转换和现代设计的应用。
向师师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表现。她自大学进入四川美术学院起学习漆画,感受到漆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漆画艺术的魅力在于其材料表现的多样性、艺术语言的偶然性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性,其创作表现应该基于其材料特性,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符号中寻找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以往的作品中,向师师立足于个人艺术经验进行创作,探索漆艺的色彩关系和材料语言;而此次更多的是通过现代技术复原传统漆器后进行再创作,在设计观念和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
在《国漆髹饰》的创作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是对战国时期的《彩绘猪形盒》进行3D复原。“《彩绘猪形盒》有不同的样式版本,博物馆收藏的版本较难进行近距离3D技术的器物扫描,在最后3D模型打印的过程中也存在打磨后的尺寸误差。”向师师说,这些现代技术上的问题给传统漆器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经过设计规划和手工艺的器艺制作,能弥补部分技术问题,最后呈现出较为完整的艺术作品。
向师师近照
《国漆髹饰》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项目滚动资助,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主任陈恩深也赞其“造型浑厚、色泽明丽、气韵生动”;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邹晓松称其是“在传统大漆艺术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结合与设计创新。”
回望千年之前,战国时期,楚地的漆器工艺,在当时各诸侯国中首屈一指。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漆器,是楚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生于、长于湖南的向师师,这次创作的灵感,便来源于对湖湘地域文化下传统漆艺的传承保护与改良创新。同时,身为土家族女子的她,血脉里流淌着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和艺术热情。“湘西的地域土壤给予了我艺术情感的丰富性,以及对日常生活之美的热爱和追求。”绚丽富雅的《国漆髹饰》便是她艺术追求的典型表达。(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