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笔捕捉当代青年读书境遇
——访青年艺术家覃超
布莱恩•特纳的《身体与社会》一书,让覃超对一个话题产生兴趣,即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的身体(外观与形象)的影响和改变。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讲师,他自本科起便在这所学校就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每天有一半时间在校园中度过”。对覃超来说,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受过多样文化的熏陶,各种鲜活的形象不断从他眼前跃过。
“他们认可什么、崇尚什么、信奉什么,在他们的身体外观上都能显现出来。”于是,他以书本作为中间元素,把青年与社会进行关联,以绘画的方式观察当下青年的读书境遇。历时一年,覃超完成了《身体•书本•社会》系列,其中《3:45PM》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项目滚动资助。
覃超近照
覃超此次将青年身体、书本、社会环境作为固定出现在画面中的三种必要造型元素,并对其进行组织、推演、转换。“把作品的构成方式限定在具体的符号元素之中,实际上能帮助自己深度挖掘该题材的视觉呈现方式,使作品形式与意义表达具有连贯性。” 《身体•书本•社会》目前包括《3:12PM》《3:45PM》《4:25PM》《夜读》《夜疑》《昼问》六幅油画,展现了多种不同的境遇场合下当代青年与书本文化的现实遭遇,场景以图书馆、大型书店、校园和拆迁废墟为主。既能看到当代青年对经典的文化关切、质疑的身影,也能瞥见他们投身于消费文化与书本文化的碰撞交融中的从容;画面中既有对逝去文化眺望与追溯的眼神,也有苦思冥想、斟字酌句时的迷茫与懊恼。
在实际创作中,覃超对北京、陕西西安、湖北宜昌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有针对性地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场景、人物与道具,尽量避免场景营造的趋同性,使每幅作品都有其具体的内涵指向。“系列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选取有具体意义指向的现实生活场所进行直接捕捉;二是以情景剧式的方式设计构思好场景、道具与人物造型进行创作。”
2017年夏天,覃超前往湖北宜昌某乡镇寻找素材,在一个村口问路时与一青年攀谈起来,得知其曾是当地一名乡村教师,而其执教的小学已废弃多年。在交谈中,覃超能感受到他对曾经作为教师的欣慰、对即将拆除的村小学感到遗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渴望。而当走进这所废弃小学的教室时,他瞬间被其视觉特征所吸引:“反复涂写的黑板、散落一地的砖瓦、被砍伐的树枝……这个场景正符合我对逝去文化的构想。”
《身体•书本•社会》系列之《3:45PM》
于是,覃超请这位青年做模特,重现了他当时教课的场景。此后,覃超在这一系列画作中进行了情景再现。《3:45PM》以棕黄色调为主,反映出老式砖瓦教室的面貌和被时间侵蚀的痕迹;反复涂写的黑板成了这里曾有过文化活动的唯一见证;而画中的乡村教师手捧书本、眺望远方,顺着其目光,透过狭窄的门洞,可以瞥见室外一片嫩绿,与室内的萧条色彩形成强烈反差。“我希望通过这种对比,映射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覃超说。
原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韩宝生,评价《3:45PM》时称,这幅画作以写实性与写意性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在废弃小学的教室里,一个乡村教师眺望远方,追寻逝去文化的情节。“画中破败的教室、被反复涂写的黑板、历经日淋和雨陋的痕迹,被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覃超通过刮、擦、染、砌等多种方法,展现出丰富的油画视觉魅力。”
不过,覃超仍觉得不足:“创作中由于过于注重作品意义的营造,而在绘画语言的建构上有些拘谨。”这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人物与环境的着力较为平均,缺乏“大开大合”的节奏感,今后应更加注意画面中具象元素与抽象元素的组合与对比,促使画面韵律更加完善。
在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中,覃超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如何处理大面积平面单纯色块等。他尝试的抹去重来和利用工具刮擦的办法,不仅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技巧,也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即如何在画面中推动所要表达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结合。“沿着这条线索,今后的创作可以进一步将这种方式演绎得更加成熟、完善,更主动地利用现实与超现实的因素呈现出有意味的视觉形式。”
在覃超的艺术创作之路上,每上一个台阶的同时,也让他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和可能性。《身体•书本•社会》系列创作还将继续,“对当下青年的形象气质与状态的挖掘尚不够多元和充分”,覃超说他还要去捕捉更多有趣的面孔、挖掘更多的情景、营造更多的场域,充分表达我们所处的时代。(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