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 质朴为尚
——访青年艺术家杨可
“一个寒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迎面走来一队士兵。他们每人都背着重重的行囊,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眼神中饱含坚定与朝气。任凭凛冽的寒风呼啸,却没有刮散他们脸上的暖意。”这是杨可在一次乘车过程中恰巧看到的场景,也是他创作《那年·那月·那日》的灵感来源。
杨可近照
“一抹抹绿色格外醒目,与周围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幅场景: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英雄的群体。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意气风发,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选择献身国防、报效国家。”正是这样偶然的相遇触发了杨可的灵感,使他萌生了创作一幅反映军人题材作品的想法。
因为没有部队生活的经历,杨可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形象不经典,场景没有代表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可将自己扎进了作品中,在每一个有疑问的点上反复推敲,力求创作出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
“绘画一定要有情感的表达、情绪的释放才能感人,才能让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从灵感突现到创作完成,通过不断地琢磨和思索,杨可对创作有了更深的体悟:艺术创作固然要注重技巧,但前提要把作品传达的主旨思想充分呈现出来。作品需要技术语言的支撑,但创作者不能仅仅拘泥于作品的外在形式。
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那年•那月•那日》最终得以顺利完成。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此外,画面中还出现了马赛克元素,这是杨可全新的绘画语言,是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创新之举。
《那年·那月·那日》
杨可自幼喜爱绘画,从小练习素描速写,大学伊始正式接触国画,对于绘画的偏爱从未间断。“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喜欢一幅画都是由‘好看’引起的,它能使人产生共鸣,也能打动人心,这也正是绘画的魅力之所在。”对于杨可而言,绘画既是爱好,也是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2008年,杨可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考取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何家英教授,主攻工笔人物画。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画展并获奖,作品《那年·那月·那日》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更是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杨可对绘画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对于工笔画有一种独特的敏感,秉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绘画理念。“说到工笔画,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工细。工细的确是工笔画的主要特征,也会因此产生一些问题,即为了工细而工细,有时甚至成为游离于绘画本质之外的一种符号,这对于绘画本身是舍本逐末的。”
杨可的创作以写实性的人物画为主,在整体的创作过程中始终秉承和坚持作品的朴素性,追求一种朴素美。杨可表示,在技巧运用和材料选择方面,他以中国传统的古典工笔画技巧为基础,适当融入西方古典写实性元素,想营造出写实性的古典美。身处闹市之中,人心难免浮躁难安。杨可的作品可谓是世俗世界里的一股清流、体现出一种质朴。
中国画是一门有深厚历史的艺术,并非某个人的某个定义就能将之概括,正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国画艺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于我而言,通过对中国画不断地学习研究,所要掌握的不仅是形式、技巧、方法,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心。”正是有了这样的修养和人生体悟,杨可始终坚持自我修炼、提高,让自己沉下心去关注生活、体会生活,将生活原本的样貌真实地反映到艺术作品之中。“未来我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的题材,以寻找更适合自己绘画表现的方向。”(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