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核心事件,凸显角色内心矛盾
——在话剧《开炉》“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范小宁(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主编、编审):
这是一部抗日题材的话剧,它的传奇性、故事性都很强,极具观赏性。写了一个好故事,塑造了一组好人物。
冯二孩这个人物是全剧最具光彩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修改后的面貌,更精炼了,更集中了。在“义和盛”铁匠铺三徒弟罗铁杠这个人物身上,现在仍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他一直在解释自己在工作的兵工厂里陷害了八个人这件事,他一直在解释这八个人不是他害的。他解释的对话在戏里有三、四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伪满洲国,很多人的内心是复杂和矛盾的,既要维持生活,但又不甘心被奴役和被统治,但目前,我觉得他内心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对这个角色的塑造最主要的是要表现他的内心矛盾,这也决定了他最后的突变是不是顺理成章,如果没有内心的纠结,他最后的突变会显得过于突然,现在给人感觉是他的转变有些硬。
另外赵铁锤和陈铁墩这两个人物在形象塑造上没有拉开距离,一个参加的是民间的抗日组织,一个参加的是抗联组织,表面上的差距都没有拉开,身份和形象都太靠近了,还需要梳理。
这部戏的剧名叫《开炉》,整个剧情的设置是围绕着开炉展开和发展的,表现了很多关于开炉的原因,以及当年封炉的原因,开炉是整个戏的中心事件,在开炉这件事上戏做得很足,但整个戏的落点却是炸火车,这就好像这部戏的前面三分之二的戏是在叙述一个前史,这是这个戏在整体结构上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主创还是要再琢磨琢磨。
我主要谈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