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 刻画人生
——访青年艺术家朱健翔
说到翠翠,人们往往会想起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那位天真美丽的少女,以及依山傍水远离尘嚣的湘西风光。对青年艺术家朱健翔而言,《翠翠》是自己的重要作品,湘西则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
朱健翔1975年2月生于湖南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从很小开始,他就对画画和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被保送到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读书,开始在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接触正规的素描和色彩培训。“看到高年级同学画的全开的大卫石膏像,我觉得特别震撼,佩服不已。” 高二时,他去邵阳跟随国画画家王炳炎学习画画,外出写生。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十分充实。在他的努力下,1994年,他如愿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
在绘画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朱健翔逐渐将目光转向版画这一创作形式。
朱健翔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对艺术家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朱健翔钟情版画,并非只是出于喜爱,还有对自身价值的追求。版画主要是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即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从业20余年,朱健翔先后创作了《翠翠》《风吹过》《父辈》以及广为人知的《截面》系列版画作品。
《翠翠》的画面构成并不复杂,一位恬静的苗族少女,双手微微抬起,腼腆地笑着。乍一看,更像是一张人物的黑白照片。
创作这幅画前,朱健翔仔细思考了一番,最终他决定使用木口木刻技法。这样创作的益处就在于,版画塑造更多靠色调的推移,没有硬边,创作的事物形象更加细腻直白。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和耐心——人物脸部的刻画如果刻错了一根平行线,那整个脸部的素描关系就会打乱,之前所有的努力便会打水漂。而朱健翔正是靠着扎实技艺的积累,才能享受这样如高空行走钢丝一般的“惊险”。
《翠翠》
同样是戴着繁复银饰的苗族少女,《截面之七·纯度》《截面之九·明度》中展示出的人物形态又有所不同:一个双手交握,向前微倾,严肃地正视前方;一个则身体半侧,抬头斜瞥,透露出些许冷然。朱健翔运用不同的刻画手法,让三位性格各异的少女形象得以跃然纸上。
为什么要给不同作品冠以《截面》的前缀?朱健翔解释,“2003年起,我开始创作《截面》系列,版画均以‘度’命名,比如‘明度’‘速度’‘强度’‘宽度’等。”这些作品,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截取某一特定时刻的凝固画面,展示创作者对社会百态的关注与思考。
《截面之十五·温度》是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朱健翔历经三年,创作了整幅作品。创作期间,他多次回到湘西老家采风,走进大山与当地居民交流,细细揣摩、描绘画稿。最终,作品以大场景的视角,刻画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民族节日里人群鲜活、朴素而满怀期待的形象。画面中有近200个人物,为了追求刻痕线条的丰富感,朱健翔尽量在每一个人物的表现上使用不同方向的平行曲线,针对人物的造型特征,在运用线条时都顺着人物的结构起伏来组织平行曲线,利用黑白量的多少来完成微妙的色调推移,使其更具有写实木刻的“灰调”变化。
《截面之十五·温度》
在朱健翔看来,创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急躁,好的作品需要自由地慢慢地生长。为此,他经常趴到桌子上刻版画,一刻就是一天。
谈及现在的状态,朱健翔表示,“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爱好结合在一起。”1998年,朱健翔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13年后重回母校担任教书工作。2015年,他在家乡创办了公益性质的湘西版画院。后来,他又开始为浦市老建筑的消失而来回奔走。
不论是对待艺术,还是对待生活,朱健翔始终保持着一种很自然的态度,他说:“生命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我们只需要始终保持前进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