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玻璃是光的载体,光赋予它新的生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玻璃是光的载体,光赋予它新的生命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4-24 10: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玻璃是光的载体,光赋予它新的生命

  ——访青年艺术家薛吕

  在透明的世界里,美变成了另一种可能。“你永远无法确定,玻璃在窑炉中的反应”,法国玻璃现代诗人朱丽叶·勒彼里耶在谈及玻璃艺术创作时如是感慨。玻璃这种材质在手工艺里的运用虽然早已有之,但近年开始加入新的概念,不再是传统的具象化的表现,而是将新理念与传统材质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崭新面貌的作品。

  玻璃材质的透光性从它一诞生就注定了与光结缘,阳光穿过建筑中的玻璃镶嵌花窗,携带着玻璃的绚丽色彩,照射进室内空间中,呈现出一片浪漫的景色。有了光的穿透与投影,我们可以看到玻璃本身的肌理和走向,可以说,是光放大了微妙的细节,帮助我们看到了作品的另一种存在,亦真亦幻。薛吕作品《凝聚——天使在等待》运用玻璃管,通过融合软化的方式,发挥玻璃材料的延展性,体现羽毛般的柔美,挑战人们对于玻璃材料的一贯认知。作品在创作理念、材料运用以及工艺革新方面注入了更多的思考,试图延伸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范围,并寻找到了窑制和灯工两种不同工艺结合的可行性路径,丰富了作品的视觉语言,拓展了当代玻璃艺术实践的方法,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作品。

玻璃是光的载体,光赋予它新的生命

  薛吕近照

  光明网:创作《凝聚——天使在等待》的契机是什么?

  薛吕:2001年,我还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本科生,那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国际琉璃艺术展”触发了我对于玻璃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并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出于对材料的偏爱,我选择了玻璃作为创作媒介,2003年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玻璃艺术硕士课程继续深造学习。中国的学院玻璃工作室运动2000年开始,我非常幸运地见证并伴随着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发展。2004年开始我留学英国攻读玻璃艺术硕士和博士学位,随着学习的深入和专业知识的增加,我被玻璃艺术创作中的无穷创造力深深吸引,并决定从事玻璃艺术教育事业,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我的学生,并同时开展玻璃艺术的理论研究工作,推动玻璃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发展。

  《凝聚——天使在等待》系列作品的创作开始于2012年,创作灵感源于2010年女儿的诞生。天使隐隐约约在空中出现,缓缓向我飞落,对我而言,女儿象征着一切的开始。她像是纯洁的小天使,来到我的身边,慢慢讲述着来自天堂的纯美和轻柔,让人心醉。本着对生命的敬畏,我将一腔爱意全都倾注进《凝聚——天使在等待》,以玻璃的柔软表现最为柔和的心灵。

玻璃是光的载体,光赋予它新的生命

  薛吕作品《凝聚——天使在等待》

  光明网:在您看来,《凝聚——天使在等待》最主要的创新和风格是什么?

  薛吕:根据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50多年西方国家的发展规律而言,目前中国的学院玻璃艺术正在经历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技术革新和作品多样化的过渡时期,如何在已经稳固确立的窑制工艺程序中创造性地引入新的工艺技术,以及如何在已建立的环境中鼓励新兴玻璃工艺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优秀作品,这一系列的内容将是近阶段中国玻璃艺术创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课题的开展,是在先前个人创作实践上更深入的创新研究,在已经成熟的作品和掌握的窑制玻璃工艺中,在国内率先将近两年刚引入的灯工玻璃工艺(Lampworking)与窑制工艺(Kiln-forming)结合,不仅寻找到了窑制和灯工两种不同工艺结合的可行性路径,而且通过审美结合的路径探索完成创新作品,有效拓展当代玻璃艺术实践的方法。

  光明网:创作《凝聚——天使在等待》过程中,有何难忘之事和艺术感悟?

  薛吕:进行玻璃艺术创作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是艰难的,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体力问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此外,还有工艺难点的问题,诸如如何解决不同玻璃材料膨胀系数的问题,因为选用何种玻璃原材料将直接决定最终作品的视觉效果,必须与材料和工艺进行磨合、妥协,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挫折和困难,但也收获了喜悦和知识。

  玻璃艺术创作是一个关于观念、材料、工艺三者平衡的方程式,玻璃材料易碎、锋利,制作玻璃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又受到各种成型和装饰工艺的限制,因此完全自如地驾驭玻璃材料是艰难的。实践者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双手,在无数次的与材料对话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与之合作,才能“真实地对待材料”,才能利用材料和工艺,操控自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成功的玻璃艺术家们都享受着与材料对话过程中的乐趣,需要无比的热情和投入,加之坚定和执着。

  光明网:对于青年艺术创作而言,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有着哪些意义?

  薛吕:作为一种材料艺术,玻璃创作有其特殊性,它需要与材料对话,了解材料属性并掌握工艺技法,然而对于玻璃这种有着千变万化特点的媒介,要得心应手的表达是不易的,需要对其有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和认识。

  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仅在实践过程中为青年艺术创作者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为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在专业道路上继续追求、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和土壤,以确保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并从组织和社会层面表达对于艺术创作的尊重与支持,这对于青年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强大的精神与动力来源。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