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戏”之间要有“作用力”
——在淮剧《武训先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利宏(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主创罗怀臻老师一直致力于刻画、塑造中国文人形象,从《班昭》到《李清照》再到《建安轶事》,一直都在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她们的文化人格。罗怀臻的创作态度、创作思考及都市新淮剧实践,在《武训先生》这部戏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武训先生》的艺术完整性、表导演及音舞美的协调性都可圈可点。
全剧主题突出、思想深刻,让观者很受益。但有几处细节有待进一步加强。起初编剧思路清晰,全剧线索明确、逻辑严谨。剧中武训和梨花都是因为不识字而遭受了欺侮,在同一场戏中出现了两种相同情绪的戏。主创用意是想为武训“乞讨办学”埋下极强的伏笔和戏剧动作的动因,但是这个想法在舞台呈现时发生了一点偏差,导演消解了剧本的设置。导演在处理梨花受欺辱时,只单独表现了梨花的苦难,而忽略了对武训面对梨花苦难的刻画。其实梨花此刻的这种苦难恰恰应该作用于武训,这样他办学的动机会更加合情合理,单独表现梨花会消解这个作用。两块“平行戏”如果没有递进就不会有“作用力”,而且这个“作用力”一定要往武训身上倾斜。建议此处做一些修改。
第二点就是贯穿全剧始终的《三字经》。梨花与武训第二次见面拿出《三字经》让人觉得很突然,前面缺少铺垫。因为两个人都不是知识分子,《三字经》这种不符合人物身份的道具要做出说明和铺陈,否则的话太突兀了。
第三点就是人物情感深化的高潮。“丢钱”这场戏肯定是罗怀臻用心创作、用心安排的,可是在舞台呈现时让观众有些“跳戏”——情感没有往上走。武训让信仰成为一种生活,他是很“草根”很接地气,但是这一个一个铜板都浸满了他的心血创伤、心酸屈辱,丢钱的这一刻不应该再唱传统戏曲式的大回板。行乞办学是武训一种雪耻的选择,他选择“以耻对耻”“以辱对辱”,他一个孤立无助的穷人,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卑贱的现实和不义的社会。
这段唱词,后面的大排比句非常有文采,但是内容不给力,让人感觉这段戏“塌”了下来。他应该唱“一雪前耻”“感恩助学”“理想实现”的内容,进而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我很佩服导演韩剑英在该剧中融入的戏曲程式,能看出他花了很多心思,因此剧中对人物的把握、场面的控制、团队的协作等等都呈现得很好。但我仅从一名观众的视角来讲,全剧前半部分用力过猛,后半部分没有了力量。后半部分没有力量的原因来自于重复的手段。尤其是刚才大家说的第四场“在集市乞讨”这场戏,处理丰富、情境准确,其时间、空间的过度及场景变化肯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磨合而成的。但作为主角武训来讲,他乞讨的态度从起初羞于启齿到后来游刃有余,这其中的变化需要空间、时间的变化来帮衬和助力,场面的处理上有也应有所变化,否则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建议此处做出修改。
此外,主演梁伟平已经60岁,由于前面折腾过猛,到后半场有些“累”。再加上手段的重复使用,难免会给观众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舞美灯光也建议做出调整,目前的灯光很平、缺少人物光。我们可以不去“炫”光,但要有灯光对人物的刻画,更要有对情绪的营造,但是现在都没有实现。尤其是在武训和梨花相见最重要的这场戏中,两位主角只给了一点色光,整个光区是暗的。建议灯光再进行调整,要多进行一下刻画人物的灯光设计。
此外还有舞台的转台设计。梨花怀孕与武训相见时舞台是转的,但是这里的转动似乎没找准转动的内在逻辑,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舞台在什么地方转动、怎样转动还需要再斟酌。
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并不影响这部戏的整体质量,《武训先生》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关注文化和文化人格的上乘佳作,更是弘扬民族精神、致力道德提升的一台好戏,希望经过本轮修改,使其能走得更远、更好。
(光明网记者石依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