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古不泥古,方寸可栖居
——访青年艺术家王沁
王沁
玻璃,一种流动了4000余年的古老材质。
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小玻璃珠开始,玻璃逐渐成为文人、艺术家最爱的物质。在中国,古代文人常以“光凝秋水”“色混晴烟”“凝霜澄水”等词汇来形容玻璃的至美。在高温的淬炼下,玻璃成为了璆琳、琉璃、药玉、瓘玉等材质,进而制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
如今,青年艺术家王沁,守旧创新,演绎着新的玻璃传奇。
王沁,以玻璃为主要材质,创作了一系列艺术品。其中,《玻璃文房器物创作—一枝素影》《玻璃文房器物创作—泛舟湖海》《玻璃文房器物创作—卧云观石》等,纯粹简约、艺术性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滚动资助作品。
走进王沁,我们看到了《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系列作品背后的故事,如何从具象走向实物、从传统走来进行创新融合……
《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系列作品
光明网:《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系列作品如何诞生?
王沁:我对文房器物有着自己的认知。文房器物形微体轻,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凝聚了历代文人的智慧与审美。而在诸多文房制作的材料中,玻璃以极具个性的审美特质,独树一帜。
《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的这三类系列作品,正是以此为内核讲述中国文人品性,各具特点。
梅花,是中国文人的象征之一。明代诗人夏完淳诗曰“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清人查礼在《画梅题跋》中载“梅,卉之清介者也”,最堪代表文人清致。《玻璃文房器物创作—一枝素影》中,正是以梅花为意向表达。器型简朴稳重,尚古而不泥古。
奇石,历代中国文人都有收藏其的雅好。“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有灵气的石头,是文人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配置。《玻璃文房器物创作—卧云观石》以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云林石谱》中所描绘的意象进行创作。
《玻璃文房器物创作—泛舟湖海》系列作品的主题为隐世,即中国历代文人求而不得后的避世修身。历代文人对于隐逸山林总是怀抱着期许,寄情于文房器物,希望器物能够将他们的心灵导引至自然山林。《泛舟湖海》系列将这种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的避世渴求投射在器物上。
光明网:《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系列作品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沁:最大的困难是在《玻璃文房器物创作—卧云观石》系列作品的创作中,其中一款湖石式香炉创作尤为不易。
《云林石谱》中云:“颇多嵌空洞穴,宛转相通,不假人为,至有中虚可施香烬,静而视之,若烟云出没岩岫间”;“又有峰峦耸秀,洞穴委曲相通,底座透空,堪施香烬,若烟云萦绕乱峰”。这款湖石式香炉正是根据此描绘意向进行创作。香炉研发历时1年多时间,遇到形体烧成不完整、气泡、盖底开合变形、燃香时气流不畅等各种问题,不断推翻重来、修正改进,才确定最终器型,
点燃卧香放入,烟云自炉顶孔穴斡萦而出,呈云雾缭绕的空灵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光明网:《玻璃文房器物创作》系列作品传递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王沁:文房器物,是艺术化生活的一种道具,方寸间折射出文人的品味,文人的姿态。所以希望通过玻璃这种材料表达深层素朴的品质,营造一种安静优雅的生活方式。在喧嚣与浮华之外的书房意象中,重构避俗尚雅的文人器韵,在格物怡情中禅意地栖居。
因此,这组作品审美风格上既有古意、又有创新,在材料实验上既有玻璃特点,又突破玻璃边界。创作过程中,利用玻璃在高温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形成层次融合丰富、轮廓界限模糊、犹如天然生成的墨晕。在技艺的加持下,通过意象的表现手法,对传统水墨的做出当下的演绎。
光明网:您的玻璃作品的创作核心是什么?
王沁:我从2004年考入上海美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开始,全面学习玻璃艺术,后留校在玻璃工作室任教。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玻璃的艺术形态。我尊重玻璃材料本身,并不想控制它。在创作的过程中,尝试着与其进行对话,理解它的构造,融入它的历史,从而使它的物性和我的创作心性得到充分和谐。
我希望通过对玻璃本体语言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重新演绎这种古老的材质。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起点,从材料到表达技艺,从观念到形式,更好地阐释东方神韵,提供给观者独特的、民族性的感官和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