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世界中建构本我的空间形态
——访青年艺术家韩熙
距离世界上第一块玻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诞生,已有5000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对这来自天然之物的“物性”进行了无休止的探究。直到上世纪末,玻璃工艺才从日常用品中脱离出来,成为艺术家表达思想、个人情感的媒介。
韩熙近照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韩熙是一位玻璃艺术的探索者,从事当代玻璃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2014年,他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创作了玻璃艺术系列作品《可现的视界》;2016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创作系列作品《筑影望境》。其中,《筑影望境——影像的解构》成功获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
中国当代玻璃艺术与玻璃艺术系科始建于2000年,身为中国第一代玻璃艺术家,韩熙全程参与了中国“工作室玻璃运动”,为玻璃艺术系科建设贡献了力量。他坚持进行大型铸造玻璃艺术创作的研究,从玻璃材料本的特性出发,不断尝试突破。这种突破不仅限于窑制技法与打磨工艺,更在于思维观念形态的跨越与表达。“艺术创作不能仅局限于材料与工艺,更在于思维形态的表达。我想展示给大家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物象,而是塑造某个能让人展开联想的‘场景’——一种跨越历史轨迹的时空追溯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展望。”韩熙说道。
《筑影望境》探讨了光影塑形的维度方式以及玻璃材料创造的可能性,以建筑和形体为基本要素,再配合玻璃材质的通透清澈,营造出复杂的对话场景。古代建筑的圆柱、拱顶以及东西方古老建筑物的各式图案,营造出单个形体所存在的静默空间。澳大利亚艺术家理查德•怀特利认为,“该作品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使人陷入沉思,忘记时间。这种对建筑的借鉴,其本身就是一种解构和重组。”
据韩熙介绍,作品《筑影望境——影像的解构》的灵感源于于建筑,通过大型窑铸玻璃创作,在正负空间、透视形体与材料语言上寻找突破,尝试建构相对稳定的、带有独特观念语境的表述方式。“我想建构的是本我的一种空间形态,在空间中经营形体,在形体的交错变化中反馈至空间的属性,从而造就一种基于玻璃材料本身体质的、坚实且稳定的结构形态。”
玻璃艺术作品《筑影望境》
一件艺术品从构思到完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创作大型的窑制玻璃在工艺技术层面便充满着挑战。窑铸的核心要点在于以科学的数据与实验来支撑整个创作过程,不仅耗钱、耗时、耗力,更是一种对心理的考验,而每次成功解决问题,都让韩熙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韩熙的作品曾入选浙江省美术展、全国美术展,作品被上海玻璃博物馆、英国国立布里斯托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成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他表示,在未来的创作中,将进一步完善创作方法的研究,推进个展项目的执行,围绕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地规划与安排。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受益者,他认为,国家艺术基金给予了艺术创作者信心与动力,让青年艺术创作者增强了文化自信,扎根民族文化,紧扣大众生活,更好地让文艺服务人民群众;更加焦聚于自身艺术创新实践学术体系建设,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为契机,丰富、审核与完善自我。
谈到对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建议,韩熙表示,年轻人需要专注地进行艺术创作,以多维的视角观看艺术本身,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