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7-05 15: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 王欣

  说起日本动画的旗帜性人物,首屈一指的必然是大名鼎鼎的宫崎骏先生,他的作品画风清奇,故事纯真自然,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之倾倒。一部《千与千寻》不仅在日本本土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票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斩获了包括奥斯卡、戛纳在内的诸多大奖。《千与千寻》为日本动画在国际影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6月中旬中国重映《千与千寻》,使得该童话故事重新走进观众视野。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千与千寻》日本正式版海报

  《千与千寻》讲述的是千寻一家在搬往新居的路上,因父母吃掉了上供给神明的祭品而变幻为猪,千寻不得不凭借一己之力解救回父母的故事。影片叙事方法上并不花哨,总体采用正叙的叙事手法,讲述千寻为救双亲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的全过程,中间插叙一段千寻与白龙幼时相识一段。虽然本部影片未见叙事上的炫技,但在宫崎骏的笔下我们仍能看到出人意料的闪光点:典型人物的塑造、环境氛围的烘托以及故事内核的立意等等。

  典型人物:人性的照妖镜

  影片中千寻爸爸的设定是一个身材走样的中年大叔,妈妈与一般家庭主妇无甚差别,以此构成一个典型的双亲家庭。在影片开始不久后,导演便扔出了第一个炸弹: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被神明变成两头肥猪。通过表现千寻吓得乍起了辫子的场景,来凸显此变化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在此之前,千寻曾警告父母没有店家许可,不要乱吃东西 ,但自大的爸爸却说“信用卡,现金,随他便……”转眼间禁不住诱惑的妈妈也加入其中。神明不费吹灰之力,将时间定格在了他们贪婪囫囵吞咽的时刻。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千与千寻》剧照

  紧接着千寻一家人的命运被油屋的汤婆婆所掌控,这个有着硕大鹰钩鼻的老太太每天打点着澡堂的工作。汤婆婆如同著名吝啬鬼阿巴贡一般,每日一遍又一遍地清算金银财宝,无视员工安危,唯利益是尚的本质背后映射出当下职场当中涌动翻滚的暗波。

  环境烘托:景观的独特记忆

  影片伊始以一束粉色鲜花开场,纯真鲜妍的淡粉象征着纯洁的祝福与希望,千寻带着朋友的祝福来到崭新的环境,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千与千寻》剧照

  千寻一家误入摆放神明祭品的场地,环境顿时被日本神庙气息所笼罩,令人垂涎欲滴的飘香食物、古色古香的寺庙建筑、风吹幡动的店铺幌子,一时间将人们拉进了浓郁的和式风情中。

  油屋体现的是典型日本药浴文化,木质结构的汤屋氤氲着蒸腾的雾气,晕黄的烛光所照亮的不仅有令人放松水波荡漾的药浴池,更有汤婆婆奢靡豪华的处所。油屋顶层让千寻心有余悸,在这里千寻决心用一己之力营救父母与白龙。

  千寻在与无脸男踏上寻找解药的之路时,搭上途径的通勤电车,路过美丽的夕阳,掠过清澈平静的河水,倒影婆娑,至境之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内核:丰富的内在意蕴

  影片引爆第一个高潮点是在“腐烂神”降临之时,千寻费尽千辛万苦将倒刺拔出,不料庞大的“腐烂神”却倾吐出无数的垃圾,得到释放后,庞然大物显露出他的真身——一张拥有慈祥面庞的河神老爷爷,结合影片开端父亲边驾车边感慨日本泡沫经济磨人,揭示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也对应了宫崎骏在几乎每部片子潜移默化安放的环保主题。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

《千与千寻》剧照

  无脸男这一人物的设定同样是整部影片不容忽视的一抹亮色。他有时张大嘴发出“啊啊”的无意义声响,有时唯唯诺诺地矗立在油屋之外观望彷徨,当吞下蛙伙计能开口讲话时,却发出“我好孤独…”的感慨,天真的无脸男甚至以为沙金可以换来情感与真诚。无脸男代表了当代人的真实写照:工作重压之下导致千人一面,直至将面部棱角一一抹平,最终变成内心极为荒芜的无脸男,原以为所获金财可以收买人心,恰恰在抛却个性丧失真实的同时,情感与真诚也与之渐行渐远。影片最终,无脸男皈依钱婆婆,象征了孤独心灵进入到栖息地,喻指无欲无求拥有陪伴的家园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如此,《千与千寻》才广受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喜爱。人们喜欢的是宫崎骏笔下完美的世界、坚韧不拔斗志昂扬的人物、至纯至美的配乐,最重要的是《千与千寻》像一座知识的宝库,可供开掘的维度甚广,千寻这一人物还能继续陪伴今后的青少年、中青年,甚至中老年人继续前行。(王欣)

 

  《千与千寻》:勾勒世间万象的写生画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