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勤余
很久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国产电视剧出现了。《长安十二时辰》的悄然上线,显然给了观众足够惊喜。且不说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领衔的演员阵容确实亮眼,单是第一集频频出现的长镜头,似乎就是在昭告天下——这部电视剧的质感不一般。
本剧的高口碑,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马伯庸写下的原作。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是互联网思维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读者既能从中读出美剧《24小时》、游戏《刺客信条》等当代娱乐工业产品的影响,又不难发现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痕迹。
《长安十二时辰》海报
自《长安十二时辰》改编成影视剧的消息被坐实后,公众的期待值就居高不下。一来,马伯庸的原作在叙事技巧上确实出彩,一波三折的情节转换让读者手不释卷。二来,文字的描述再形象,也比不上影像画面的直观。试问,谁不想亲眼目睹主人公在大唐长安的街道上驰骋、拯救国家?
显然,本剧主创为了不让广大观众失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服化道的用心,人所共见。就连剧中人物的对白,也终于告别了“雷人雷语”,努力贴近时代。至于大唐长安的场景,尽管还无法完全摆脱影棚感,但看得出全剧组为恢复当年盛景已然使尽浑身解数。
当然,本剧能够把观众牢牢钉在屏幕前,靠的主要还是精彩纷呈的故事。而马伯庸和本剧主创绞尽脑汁,祭出的绝招就是,将线索和主题无限复杂化,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
表面上看,本剧讲述的是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但主线剧情之外,枝蔓层层叠叠、互相缠绕,构成了本剧最大的看点。
主人公张小敬为何得罪了熊火帮,又为何得到了五尊阎罗之名?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才慢慢了解到,这位看似凶神恶煞、办事不守规矩的死囚,实际上是个正义感爆棚的大英雄。
而少年得志的李必牵扯出的,则是大唐宫廷中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太子和右相的权势之争,到底是为江山社稷,还是为满足私欲?清除为害长安的狼卫和改革大唐朝廷竟有融为一体之势,本剧的“烧脑”,可见一斑。
长安的十二时辰,看似是时间的流逝,却又与整个大唐的兴衰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李必的老师何监反复念叨圣人当初的英姿,实际上是在慨叹大唐的繁荣昌盛,毕竟已经一去不返。剧中反复提及安禄山,又随处可见对大唐、长安不满的三教九流,从中不难看出,狼卫的袭击更像是对大唐衰落的隐喻。
讲到这里,不得不承认,马伯庸和本剧主创的“野心”确实不小。且不说马伯庸最擅长也最喜爱的“掉书袋”,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单说想要表达的主题之多、之杂,本剧大概也是国产同行里的珍稀动物了。
难怪,时间跨度不过十二时辰的故事,竟能拍出篇幅如此之长的剧集。先期放出的26集,据说不过是第一季而已。然而,拍成鸿篇巨制或许并不是明智的决定。事实上,在前几集里,无关紧要、拖沓重复的剧情已经严重影响到本剧的流畅度。
比如,张小敬到葛老处探寻线索,审问妓女丁瞳儿的桥段,不仅老套,而且毫无必要。此类支线剧情越多,观众想要快进的欲望也就越强,不知往后的几十集里,这样的段落会不会越来越多?若国产剧一改固有的长剧集转而短小精悍,《长安十二时辰》如果只有12集,质量会不会再上一层楼?
令人欣慰的是,本剧的选角相当精确。饰演张小敬的雷佳音,不仅在形象上接近小说主人公,而且演出了人物的匪气和侠气。而易烊千玺扮演李必,也几乎完全没有违和感,英气十足的形象也给他加了分。只是,在台词功力上,这位当红偶像真得好好加强一下才行。口齿不清加上音量不足,常常使人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
虽然《长安十二时辰》的时代背景被设置在唐朝,但它更像是当代谍战剧的古装版。这大概是当今作家创作畅销作品的惯常技法。只是,尽管本剧的叙事手法多有创新,但其精神内核仍然没有什么进步。张小敬和李必之所以能成为主角,还是因为他们“忠君爱国”,也站在了老百姓的一边。
可这种看似正确的立场,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换言之,主人公的政治立场到底为何?他们朴素的正义感到底从何而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在剧集中得到解答。因此,看上去很复杂的文本,仍然可以被简单地归纳为正邪二元对立。对比曾经的神剧《权力的游戏》对各种正义观的诠释和演绎,《长安十二时辰》到底还是落了下风。
本剧的热播,无疑开了一个好头。那么接下来,它到底会落入拖沓烂尾的国产剧老路,还是另辟蹊径,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不妨耐心追剧,静待本剧的后续发展。(李勤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