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7-29 18: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 郝瀚

  超级英雄电影是当下美国主流商业电影的最佳代表,更是美国大众文化的缩影,代表的是美国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舆论风向与政治正确。《金刚狼3:殊死一战》(以下简称《金刚狼3》)是漫威公司大IP“金刚狼”系列的终结篇,本片不但票房赚得盆满钵满,更被很多影评人视为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该片不仅入围了第90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还被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和英国《帝国》杂志评为“年度十佳”,这对于一部以票房为取向的商业电影来说,其成绩显得“过于”突出了。

《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

《金刚狼3:殊死一战》美版海报

  在众多以特效水准与动作设计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漫威电影中,《金刚狼3》并没有显得那么华丽,大概是漫威系列中最不“漫威”的一部。这种论断不仅体现在相对弱化的特效场面和追求真实的动作场面上,在世界观设定上也显得尤为突出。故事背景被放置在2029年,一个变种人被屠戮殆尽的末世。影片整体采用“蒸汽朋克”与“废土风格”,这对于看惯了世界正在被摧毁的观众来说,摧毁后的世界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除此之外,叙事模式上的与众不同也是让本片获得舆论好评的重要原因。影片的英文名为《logan》(罗根),而罗根正是“金刚狼”作为普通人的名字,这不但暗示影片的主题,也表明它的终极归属。所以,故事不再围绕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金刚狼”,而是降格为一个救赎自我的普通人罗根:垂暮之年的罗根已经失去了神奇的自愈能力,终日消沉、酗酒度日,最终为帮助遭遇雇佣兵追捕的“小狼女”逃亡而牺牲,同时完成自我救赎。

《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

《金刚狼3:殊死一战》剧照

  无论从风格还是故事来看,《金狼刚3》都显示出超级英雄电影力求突破的痕迹,企图承载丰富的文化价值,甚至成为承载美国历史记忆的样本。2017年3月3日,该片在美国、中国内地同步上映。此时正为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特朗普刚刚上台不久。“特朗普新政”推行的一系列极右翼政策,如白人偏向、美国优先、种族主义等论调,与先前形成的美国价值进行博弈。本片的出现再次证明好莱坞电影具有的强大的“意识形态腹语术”功能:《金刚狼3》在一个庸常的救赎文本中包裹了对于自我身份/价值确认的传统言说,并且不无明目张胆地宣示“特朗普新政”的保守主义以及对于“白人黄金时代”的召唤。

  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垂垂老矣的金刚狼拼尽全力拯救诸多遭追杀的小变种人,并在最后激发出小狼女的超能力,自己则为此牺牲。纵观全片,金刚狼以一个蝇营狗苟的“白人垃圾”形象出现。然而,当下的美国社会,白人的社会地位受到其他种族如非洲裔、亚裔的挑战,尤其体现在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小变种人中黑人、墨西哥裔、西班牙裔、拉美裔的肤色亦在指明美国这一多种族社会的现实。不同与以往“X战警”系列的叙事模式,片中的多种族变种人并未进行内战,金刚狼所抗衡的反派恰恰是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利用自己基因制造的复制品——邪恶金刚狼。多种族小团体需要面对的不再是内部的诘难与内斗,而是共同面对强大的外敌,而这个团体/社会需要一个弥赛亚式的英雄领导,用英雄的牺牲获得拯救,这一英雄正是浑浑噩噩行将就木的“白人垃圾”金刚狼。

《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

《金刚狼3:殊死一战》剧照

  最后一个镜头中,小狼女带着象征美国社会多种族的小团队隐没于伊甸园般的森林中,临行之际,小狼女将金刚狼坟墓上的十字架翻转九十度,成为代表金刚狼身份“X战警”的X形状。这一举动不言自明,如果说十字架象征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中心主义的核心精神,即基督教新教精神是美国国家精神,那么代表此精神的金刚狼(白人)则是救赎自己、奋进向前、成为带领多种族小队(美国社会)走向伊甸园(光明未来)的“弥赛亚式英雄”。这几乎就是特朗普主义的直观影像化呈现:特朗普宣称白人至上论,让白人重塑昔日历史的荣光,重新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未来领导者,整部《金狼刚3》可视为一则特朗普时代保守主义的寓言。

  与此同时,保守的特朗普主义与既定的美式价值观格格不入,比如美国社会中一直以来强调的族裔问题,是尤为敏感的政治正确议题。因此影片中特地强调了美国多族裔共存的社会事实,不但小狼女领导的团体中出现各种肤色的小变种人,而小狼女本身也显示出这种文化熔炉的姿态,其扮演者达芙妮·基恩就是西班牙人与美国人的混血儿。

  《金刚狼3》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与文化语境出现,显示出这类电影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也透视出当前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堪称在流行文化中完成了艺术价值与社会观点的表达。(郝瀚)

 

  《金刚狼3:殊死一战》中的保守主义精神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