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京剧《大舜》“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京剧《大舜》“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9-16 15: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编历史剧的剧本是重中之重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京剧《大舜》戏剧结构独特,演员表演很精彩,舞美设计凸显了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目前,该剧仍有提高的空间。远古题材的戏剧创作,剧本是重中之重。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剧情安排以及人物关系有待进一步梳理,戏剧性仍需加强。

  部分重点剧情的合理性还需要细致斟酌,如剧中尧“托女”和“托国”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此外,尧禅让于舜的理由不够充分,仅依靠孝顺这一点是不够的。他本身的政治才能,需要有更多的体现。

  音乐方面,开场音乐响起,仿佛瞬间回到远古时代,遗憾的是后面再也没有类似的乐曲,音乐风格整体上更倾向于现代化,少了点韵味,可以适当加以调整。

  重点打磨矛盾冲突性强的段落

  陈鹏(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

  京剧《大舜》“一改”的成效显著,整部剧的叙事更加顺畅,舞美更和谐,历史传说与时代精神有效结合,可看性、可听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主要从剧情和字幕两方面谈一谈。

  矛盾冲突性强的段落需要重点打磨。首先,“托女”和“托国”之间关系不清晰,对待国与家的原则需要明确区分开来。其次,杀鲧那场戏的理由不够充分,不能以鲧治水过程中淹死了多少百姓为由,而应以九年时间为限,立下军令状,九年之期已到而治水未成,才杀之。

  这部剧取材于远古故事,观众熟悉度不高,人物出场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字幕,标注人物名及相互关系,通过字幕使得该剧叙事更加清晰,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塑造鲜明形象,凸显人物间区别感

  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这部戏尤为可贵的是题材。远古神话题材具有人物完整性和故事真实性不足等特点,这使该剧拥有独特的艺术面貌,通过舜病危时回顾自己的一生,写出了一代圣贤的情怀、责任与担当。

  该剧克服了以往同类型题材京剧创作中故事单一、剧情空泛等问题,二度创作亦克服了故事不好看、演唱不精彩、艺术表现不贴近京剧本体等通病,艺术水准较高。

  目前该剧人物区别感略有欠缺,人物形象鲜明度不够,人物性格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建议服装、造型上有一些区分度。演员表演可再把握一些细节,如表现老年舜和青年舜时,声腔要依据年龄进行调整,以符合人物特点。

  加强戏剧铺垫,深化主题

  孙德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巡视员、一级编剧):

  京剧《大舜》体现了创作尧舜故事的一种新的诉求和思考,而这恰恰构成这部戏的文化价值。整部戏围绕舜寻找自己的埋骨之地展开,最后选择葬于苍梧之野、九嶷之山,体现了大一统思想,表达了止干戈、共传承的理想,非常难能可贵。该剧为远古题材的京剧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剧中禹和商均都不同意舜死后葬于九嶷之山,这里可以进一步点明当时的环境,即九嶷之间已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再起战火。前面交代清楚环境与情况,后面再将舜的理由与良苦用心一层层展现给观众,大一统思想得到重要凸显,一代圣贤的形象可以塑造得更丰满。

  此外,杀鲧那场戏,舜坚持等禹赶到之后再行刑,建议调整这场戏的重点,不是逼问禹他的父亲到底是对是错,而是让禹继承父亲继续治水。

  理顺重点段落的剧情合理性

  黎继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

  京剧《大舜》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叙述方式,通过回顾舜的一生,展现出诸多宝贵经验和教训,对后世有着重要借鉴作用。我主要从剧情的合理性方面谈一些建议。

  首先,开场少年舜在生母坟前告别那场戏,孝道有所体现,但表现力度不够。告别母亲去历山只有一个原因,即日夜受到父亲和继母的虐待,舜为了成全孝义而不得不离开,此处人物动机不足。其次,大禹的父亲鲧九年治水未成,杀鲧是全剧的重头戏。剧中,舜坚持等到禹赶到之后并逼问父亲鲧是对是错、该不该杀,不利于舜的人物形象塑造,建议改为流放。这样,符合历史情况,且可体现出舜的仁慈和宽容。

  从细节处增强戏剧性

  秦华生(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剧《大舜》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思想,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戏。这部戏讲述的是远古几位有影响力的人物,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课题。目前,想要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是集中解决叙述过多、戏剧性如何更加集中和增强等问题。

  剧中有几处细节可稍加注意。第一,开场时舜有句台词,“不消金银随葬”,远古时代青铜尚未产生,使用“金银”显然不符合史实。第二,舜病危之际急招禹前来,此时禹已经摄政,面对这种情况,商均应有一些想法。可增加商均戏份,既可使剧情顺理成章,也增强了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第三,杀鲧那场戏中,我也赞同黎继德老师所说的改为“流放”,杀鲧的理由不足,改“流放”更符合逻辑。

  首尾戏份的人物动机需交代清楚

  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

  京剧《大舜》目前采用的是京白朗诵体的念白方式,从演出效果来看,几位主演的表演没有问题,但部分演员差了点功夫,经过一番培训,效果会更好。

  这部剧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一头一尾。开场,老年舜和少年舜在同一时空对话,此处的安排交代得不太清楚。其次,少年舜坟前拜别母亲、远走他乡的动机不够充分。尾声处,老年舜和禹在风雨中登山,据史料记载,舜活到了百岁,病危中的百岁老人于风雨之中登山是否合理。另外,舜葬于九嶷之山一定要有来自各方的阻力。剧中要表现出经过重重困难最后冲破了阻力,表现出大一统思想,目前阻力不够强烈。

  追溯圣贤生平,弘扬优秀思想

  王华莹(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京剧《大舜》通过回顾圣贤的生平追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比如禅让制所强调的挑选人才的标准,即任人唯贤。舜葬于九嶷之山,为的是南北的交流、民族的团结,这是追求天下大同、和谐统一的胸怀。不忘来路便知去路,即不忘初心。这既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希望,也是京剧艺术传承和发展所必须坚守的底线。该剧是一部上佳的新编历史剧,塑造了敦厚善良、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彰显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对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舞美设计重新采用了初版时的绳索元素,体现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历史风貌。舞台上设置了四块可移动的镜面,既增强了上下场的通透性和流动性,又有利于演员表演和舞台调度。镜面与绳索元素保持了整体风格的统一,镜面的反射增加了整个舞台的神秘与空灵感。

  一点修改建议,即演员的服装应加以改进。目前看不出角色的特殊性,人物区分感不够。可通过服装元素的设计,体现人物性格特点,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强化角色塑造,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颜全毅(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

  京剧《大舜》讲述的是远古故事,观众比较熟悉的是“禅让”这一部分,但其他的诸如人物关系、区域划分、事件背景等均不了解,这就对创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京剧有个传统,惯用丑角,丑角的形象比较接地气,给观众以亲切感。这部剧里用了一个丑角,即舜的继母,但只有一场戏,建议再增加一些丑角的角色。远古题材易产生距离感,而丑角的运用则可起到消解的作用,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

  另外,有一处细节需要加以注意。演出过程中,演员的台词和字幕不相符,有随意发挥的成分。一部精致的戏剧,演员的表演与字幕之间需要做到严丝合缝,部分字词的读音也要保证准确无误,不可错读、误读,这一方面仍需下一番功夫。

  改良坡形舞台,服务演员表演

  白云明(山东省京剧院艺委会主任、一级演员):

  经过这一次的复排,剧本、音乐、服化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古琴、笙等乐器的运用营造出了古朴、高雅的意境,但舞蹈上的恢弘气势稍差了点火候,不够振奋人心。

  京剧《大舜》采用坡形舞台,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演员穿着厚底鞋,在坡形舞台上行动受到限制,身段难以得到完全施展。建议留出四米见方的表演区,给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也保障了演员的安全。

  主题音乐应以简洁为主

  王亚勋(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一级作曲):

  远古题材的艺术创作各方面难度都很大。剧中弘扬的仁爱、孝义、担当、大一统的主题非常好,对当下有着启示作用。音乐的诠释也做到了契合主题,艺术表达很到位。对主题音乐的处理有一点小建议,即简化处理。京剧本身已足够华丽,主题音乐则可以相对简洁一些,有轻重之分。

  舞美设计既新颖又有设计感,汲取了很多京剧元素,古朴风韵与戏曲特征都展露无遗,既有远古的特色又适合当下的京剧表演。

  打造重点唱段,弘扬人文思想

  杨柏森(吉林戏曲剧院原院长、一级作曲):

  主题曲《南风歌》发挥了良好的渲情达意的效果,但建议尽量少用切分音。切分音使得感觉上过于现代,而且影响整首曲子的流畅度。应该营造一种质朴的、远古的色彩。剧中还应重点打造几个唱段,使人们愿意听、愿意唱,将这部剧蕴含的人文思想一直传唱下去。

  剧中娥皇和女英初见舜时,舜鞭打耕牛那场戏,音乐运用上以男腔居多,女腔较少,色彩性也不够鲜明。相对于整部剧的严肃、沉重,这场戏可以设计得灵活、俏皮,节奏欢快一些。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唱段,情感色彩更鲜明,整体效果也更符合人物心境。

  念白可将京白与韵白相结合

  王平(天津京剧院原院长、一级演员):

  用韵白的念白方式演绎古老的故事,可带来久远的年代感。这部剧目前采用的是京白,建议采用京韵白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角色使用韵白会为全剧增添韵味。

  整部剧的唱腔设计和作曲由一人完成,一般是两者分开,分别进行唱腔和曲目的创作,这部剧的音乐集于一人之身,且呈现效果很好,值得敬佩。总体而言,演员、唱腔、舞美等方面都完成得非常好,尤其是对导演的挑战性,既导又演,主创团队的付出可见一斑。

  主题音乐需贯穿始终

  李少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原团长、一级演员):

  这部剧以京剧的艺术形式诠释了仁孝、大一统的主题思想,传播了京剧艺术,弘扬了民族文化。在部分关键剧情中,演员也运用了韵白的念白方式,强化了节奏感。但整体上是京白的念白方式,这两者可以再细致斟酌一下,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

  开场的《南风歌》作为整部剧的主题音乐,应贯穿始终,强化主题曲的概念。此外,剧中写实性的舞蹈,如果能起到恢弘的效果,可以再进行强化,塑造成剧中的一大亮点。

  视频元素忌喧宾夺主

  申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

  京剧《大舜》在舞美设计上,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营造时代感,绳索结构和可移动的舞台镜面将我们带回远古时期,背景幕布元素的调整增加了舞台的诗意和美感。升降平台的运用,对剧情表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有几处略感生硬,建议适当调整。

  视频元素的运用很好地营造了辽阔的天地之感,但剧中部分情节处视频的变动过快,过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建议缓慢变化。舞美应服务于表演,忌喧宾夺主。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