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9-24 10: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原教授 雷军

  是生活原本埋藏着凸凹,还是童年的褪色正从复杂的思考开始?站在消费娱乐的视野,回望《城南旧事》。它是粉红色荧幕中的一枚青果,展示了大时代遗落的慢生活、慢成长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

  童年,是成人永远的乡愁。相比当下儿童影片的怪力乱神,在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中,童年印象显得澄澈质朴、青涩欲滴。黢黑城墙、连天青草、幽深胡同、辘轳水井的影像,复活了成人的童年记忆。如今,送别第四代导演吴贻弓,致敬他用光影定格那段静水流深的时长,我们想挽留住“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余霭,安抚社会内生的焦虑与神圣不在的恐慌。

  《城南旧事》是部反向性创作的影片,以儿童的柔和眼光,过滤新旧时代更迭带来的震荡;以儿童的稚嫩知觉,感受生活痛殇,在目力所及的天地里,品味成长中的小确喜和小确丧。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

  自足地生活在朋友圈,英子一直有种断裂感。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儿童都如她般能在原地成长,静观时光的美妙。妞儿、小栓子、丫头的童年都是缺损的,家庭的苦难让他们的童年四处漏风,没有人为他们遮蔽,他们只能在成人设置的宿命里流浪。对英子来说,他们就像是一群过客,偶然闯入她的情感,又匆匆离去。英子经历着一次次告别,留下思念供反省。在成人世界,英子看到了另一种被生活的拒绝。秀贞、宋妈、厚嘴唇青年等,都揣着满满的活的希望,却蜷缩在世俗的伦理或匮乏的生活中,忍受命运的欺诈打击,在自欺和被欺中煎熬,看不见前进的路。曲终人散时,随着爸爸的去世,英子从热闹的家走到凄凉的坟,跨出舒适区,去完成情感和精神的成长冒险。从信赖生活到怀疑人世,生活设计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简约,更禁不起推敲。是生活原本埋藏着凸凹,还是童年的褪色正从复杂的思考开始?

  “通过一位成长中儿童的照相机似的眼睛,逼真地展现出来。”《城南旧事》塑造了一个玻璃人——英子,她是个透明的反弹体,家庭物质的充裕成就了她丰富、率真的情感。轻柔的情感四处流动,黏合起人的隔膜,疗治生活的创伤。她的柔性存在,映射了社会的灰色、人性的乖戾和成长的沉重。即便影片一再淡化新旧时代主流意识的碰撞,但儿童的买卖、学潮的涌动、杀头的游街等,依然提醒着这是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影片把晶莹的童年安放在动荡的时段,来讲述具有小时代特征的个体小情趣、小偏好和小欢喜。就这样,放慢了时代蜕变的节奏,熨平了生活的褶皱,诗化了情感的痛苦,展示了童年的丰姿和超然,更想用童话的情感抗拒社会的坚硬与精神的麻木。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

  英子是脱离世俗规训而生活的,她信赖生活,相信认真生活的每个人,不相信他们的异化。秀贞被世俗偏见围剿,被邻里嘲笑为“疯子”,挣扎在追求自由婚姻和个人幸福的路上。她的疯狂执念,是对父母贩卖她女儿小桂子之冷漠和残酷的抗争。英子愿意听秀贞的疯言疯语,用卑微、孱弱的怜悯,填补了秀贞的情感缺憾。厚嘴唇青年为生活所逼去偷窃,无法评判自己的善恶,内心纠结如野草般疯长。英子是他的唯一听众,但她也分不清海与天,以及人性的好与坏,信任是她能给予的最大帮助。英子用儿童良知体验着人世冷暖,用与生俱来的自由跨越世俗的戒律,审视着僵化的价值和秩序。卢梭说,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儿童的纯,激励着人类永怀希望——消除生活掩饰,还原本相,破除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和秩序,解放自我。

  英子的形象,是成年人情感的附件。站在消费娱乐的视野,回望《城南旧事》,它是粉红色荧幕中的一枚青果。水墨画般的生动场景里,充满烟火的味道。善意催生的笑容、苦难压榨的泪水,都饱满真挚,可亲可近。今天,电影在技术的操纵下,信奉“唯快不破”的故事张力和娱乐爽感,《城南旧事》则展示了大时代遗落的慢生活、慢成长。影片中,没有大喜大悲、跌宕起伏的悬念动力,而是把淡淡光影、俚语俗话、家长里短和写意镜像的碎片拼合成局部的生活甬道,在生活流中一板一眼地积攒成长。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

  影片是敞明的,全盘接受生活的赐予,没有反抗的刺激。即使在抓捕厚嘴唇青年时,也毫无挣扎。“出红差”的围观,还带着些许落寞。英子在波澜不惊的日子流转中触摸悲欢,暗暗记下情感成长的出发点。作者林海音曾说:“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的热闹的生活,那时的社会习俗并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那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在慢回忆中,找回童年的情趣。找回童年,就是找回生活,找回自我。那份悸动的情愫,是童年给予的最大馈赠。怀念童年使成人拥有一种完整的情感,完成精神还乡,不管这个童年是多么千疮百孔。

  看惯了儿童影片的打斗与跑赢,听惯了儿童影片的叹息与戏谑,闻惯了爆米花的快餐味道,观众是不是可以从影片的刺激性消费中转场,听听“长亭外,古道边”的笛声?技术的强大,终不能掩盖感性的空乏。电影是一种消费性商品,更是一门审美艺术。《城南旧事》在俗雅中建立了艺术的平衡,在非虚构中延续了传统美学的取向。旧事带来的是历久弥新的感觉,启发的是中国电影回归现实寻根的思考。影片关注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需要,挖掘具体时代和现实经验的幽暗情绪,为人提供了一块释放的空间、宁静的净土。(雷军)

 

  城南旧唱 只为送别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