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9-25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杨健

  影片《诛仙I》改编自萧鼎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程小东执导,讲述了失去双亲的张小凡意外成为青云门大竹峰门徒,并与田灵儿、陆雪琪、碧瑶等三个女性之间命运交错的故事。

《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在对原著人物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影片《诛仙I》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少年,所经历的残酷青春破壳成长之路。三个女性,相继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她们担当着母亲(或姐姐)、异性朋友或女朋友的角色,与此同时,铺就了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意识觉醒的一条必由之路。影片淡化了传统观念中人性的好与坏,而把镜头更多地转移到对真情、成长的思考。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诛仙I》中的田灵儿、陆雪琪、碧瑶等三个女性,性格鲜明,各有特点。三人出现的时间节点,也隐喻了主人公张小凡从名门正派到魔教狂徒的转变。田灵儿古灵精怪、心地善良,是青云门大竹峰首座田不易与苏茹的独女,也是张小凡的大师姐,更是他生命中情窦初开的暗恋对象。在某种意义上,田灵儿与《笑傲江湖》中岳灵珊的人设有些许相似之处。两人都叫“灵儿”,都是掌门的孤女,在众多男性门徒中,都是被保护、被宠爱的那一个。然而,田灵儿没有独生女的娇蛮,却有一种照顾大家的长女风范,以及一定的母性色彩。因此,田灵儿在孤儿张小凡的眼中,既是母性补位的角色,又充当着梦中女神的角色。张小凡对田灵儿,是男性对女性表征的初等爱慕。为了表现这种朦胧美,导演多次用特写对准田灵儿的下颚、嘴唇。这种女性细节的展示,完全不具备妩媚性感的条件,纯粹是小男孩儿的细腻观察。于是,当镜头切换到张小凡时,观众总会看到一双凝望的眼。

《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陆雪琪是青云门小竹峰弟子,白衣蹁跹,自我原则性很强。清规戒律在她眼中,是一种不容诋毁的原则。过度的自律,让她像一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白莲。而且,她身负重担,所在的小竹峰像极了《倚天屠龙记》里的峨眉派。师父水月大师如同灭绝师太,一心只想着光耀门楣。她的每次嘱托,都变成一种洗脑,让陆雪琪变得如机器般刻薄与死板。虽然陆雪琪不卑不亢、不妥协,却迷失了自我,伤了心脉。冷面的背后,是缺失个人理想的空洞与落寞。她本身,也成了师父梦想权杖下的牺牲品。被压迫者的心理是扭曲的,因此,她功力深厚,性格也霸道。张小凡建议陆雪琪,要多一些笑容。看似男女之间的暧昧,其实是朋友间最稀松平常的关心。翻译过来就是:做人要开心一点。这是大智若愚的张小凡最纯真的一份感情,无关风月。

  碧瑶是魔教鬼王宗宗主之女,也是最后一位出现在张小凡生命里的女性。只有她,才有掌掴张小凡的冲突,才有二人独居一室的尴尬,以及肌肤相亲的亲密。她和《笑傲江湖》里的任盈盈一样,同为魔教妖女,却也殊途同归,成了主人公心里一颗不容抹去的朱砂痣。碧瑶和张小凡,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童年。原生家庭的变故,没有击碎少女的心,反倒令碧瑶愈挫愈勇。张小凡与碧瑶,一个挥舞着魔教的法器,一个是魔教教主的女儿,都与魔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算是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因此,碧瑶才是涉世未深的张小凡真正意义上的爱人。

《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影片《诛仙I》也许在篇幅上没有完整诠释原著的来龙去脉,但在人物设置上,刻画了主人公张小凡从青春走向成熟的经历。事实上,影片对女性形象的探索过度依赖于男权社会、长幼尊卑,缺乏对女性自身觉醒的深刻认识。换言之,在女性意识上收获寥寥。影片或许简单,或许直接,或许打消了灵气与仙气,成了烟火气和接地气,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典型范式。

  (作者杨健系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

 

  《诛仙I》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