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0-08 17: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京剧《大舜》“二改”专家修改会在济南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产娟娟)9月1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京剧《大舜》“二改”专家修改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上,围绕“一改一演”的经验成果,以及“二改”工作的重难点进行了热烈探讨。与会专家从剧本、唱腔、音乐、念白、舞美等多个角度,对京剧《大舜》进行了严格把关。

  吸收“一改”意见,全面修改提高

  由济南市京剧院倾力打造的京剧《大舜》,取材于上古时期尧、舜、禹三帝的恢弘历史。全剧以大舜为主要角色,通过少小离家、尧帝托国、羽山斩鲧、禅让大禹等串联人生历程的关键事件及影响其抉择的几组人物关系,塑造了一个鲜活立体、辛勤耕耘、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生动揭示了以“孝、仁、和”为核心的舜文化内涵。8月31日晚,京剧《大舜》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进行“一改”后的首演。至精彩处,现场观众鼓掌叫好,掌声如潮。

  用京剧来演绎四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越是旷世悠远,可供借鉴利用的史料和创作素材就越是匮乏,尤其是描写上古时代的圣人先贤,更是难上加难。7月27日,京剧《大舜》“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内容、形式、优点以及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该剧存在剧本叙事性过强、情节性较弱、唱腔缺乏京剧特色、舞美应注意历史感与现代性的平衡等问题。会后,主创团队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悉心钻研专家意见,制定了可行的修改方案,开始投入剧目的打磨工作。

  济南市京剧院院长、项目负责人于鹤咏介绍,主创团队对京剧《大舜》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与调整。剧本方面,通过明确该剧的叙事结构,进一步加强细节的严谨性,使人物关系更准确;唱腔和乐曲方面,开场的《南风歌》改为青衣演唱,突出了京剧声腔定位,同时加强了京胡和打击乐部分,力求使音乐贴近京剧本体;调整了部分念白表演,以准确把握舞台节奏,增强该剧的戏剧性;舞美的修改则重在统一整体风格,并使用视频元素进行戏剧意境的营造,等等。

  挖掘远古题材,传达精神理念

  与会专家对京剧《大舜》的修改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鹏表示:“整部剧的叙事更加顺畅,舞美更加和谐,历史传说与时代精神有效结合,可看性、可听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研究员秦华生指出,京剧《大舜》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思想,“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戏”。

  “这部戏尤为可贵的是题材。”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认为,远古神话题材具有人物完整性和故事真实性不足等特点,这却使该剧拥有独特的艺术抒写方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华莹表示,京剧《大舜》通过回顾圣贤的生平追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禅让制中就强调了任人唯贤的挑选人才标准。“该剧是一部上佳的新编历史剧,塑造了敦厚善良、忠孝仁义的大舜形象,彰显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对当下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巡视员、一级编剧孙德民强调,京剧《大舜》体现了创作尧舜禹故事的一种新的诉求和思考,而这恰恰构成这部戏的文化价值。“整部戏围绕舜寻找自己的埋骨之地展开,最后选择葬于苍梧之野、九嶷之山,体现了大一统思想,表达了止干戈、共传承的理想,非常难能可贵。该剧为远古题材的京剧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梳理剧情关系,打磨戏剧念白

  创作京剧《大舜》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从各种各样的传说中撷取最有艺术价值和表现力、吸引力的故事来反映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文始祖大舜。毕竟在两个小时的戏剧舞台上,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故事讲少了,戏剧的张力和推动力不足;故事讲多了,结构又会显得散而平。京剧《大舜》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打磨提升,攀登艺术高峰?修改会上,各位专家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剧情的合理性还需要细致斟酌,如剧中尧“托女”和“托国”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剧中,尧禅让于舜的理由不够充分,仅依靠孝顺这一点是不够的。他本身的政治才能,需要有更多的体现。”

  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黎继德同样指出剧情合理性的问题。首先,开场少年舜在生母坟前告别那场戏,孝道有所体现,但表现力度不够。告别母亲去历山只有一个原因,即日夜受到父亲和继母的虐待,舜为了成全孝义而不得不离开,而此处人物动机不足。其次,大禹的父亲鲧九年治水未成,杀鲧是全剧的重头戏。剧中,舜坚持等到禹赶到之后并逼问父亲鲧是对是错、该不该杀,不利于舜的人物形象塑造,建议改杀鲧为流放鲧。这样,既符合历史情况,且可体现出舜的仁慈和宽容。

  念白是戏曲中极为重要的戏曲表现手法,与会专家对京剧《大舜》的念白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表示:“这部剧目前采用的是京白朗诵体的念白方式,从演出效果来看,几位主演的表演没有问题,但部分演员差了点功夫,经过一番培训,效果会更好。”天津京剧院原院长、一级演员王平认为,用韵白的念白方式演绎古老的故事,可带来久远的年代感。“建议采用京韵白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角色使用韵白会为全剧增添韵味。”他如是说。

  完善舞台细节,统一服装造型

  舞台艺术中的灯光、服装、道具、特效、化妆等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为戏剧内容锦上添花。贴近历史、高于生活,符合中华审美品味和美学精神,是戏剧创作追求的目标。

  服装上,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华莹指出,“目前所设计的服装没有特殊性,人物之间的区别感不强。且群演的服装相比主演而言,缺乏精致感。服装的审美,也需要达到统一性。对戏剧的打磨不可忽视细节,精益求精才可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舞美上,山东省京剧院艺委会主任、一级演员白云明表示,本剧采用坡形舞台,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演员穿着厚底鞋,在坡形舞台上行动受到限制,身段难以得到完全施展。建议留出四米见方的表演区,给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也保障了演员的安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申奥认为,视频元素的运用很好地营造了辽阔的天地之感,但部分视频的变动过快,过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建议缓慢变化。舞美应服务于表演,忌喧宾夺主。在舞台字幕上,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颜全毅特别强调了一处细节:“对于远古故事,观众的熟悉度不高,出场人物的名字及人物关系可能不是很清楚。因此,建议字幕加以标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音乐上,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一级作曲王亚勋指出,主题音乐应简化处理。“京剧本身已足够华丽,主题音乐则可以相对简洁一些,有轻重之分。”吉林戏曲剧院原院长、一级作曲杨柏森认为,剧中应重点打造几个唱段,使人们愿意听、愿意唱,将这部剧蕴含的人文思想一直传唱下去。

  大幕一开,为之一振;大舜一出,为之一惊;大幕一闭,为之一叹。“一部好的作品,需要经历反反复复、艰苦卓绝的打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郅良表示,京剧《大舜》主创团队将对每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进一步消化、吸收、修改,努力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争取将其推向一个新高度。本次修改会结束后,项目主体表示,戏都是改出来的,接下来将继续对剧目精雕细琢,力争让作品“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