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在刻刀边缘重现童年时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在刻刀边缘重现童年时光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0-10 09: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刻刀边缘重现童年时光

——访青年艺术家吴新林

  云贵高原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分,其形成的高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高原的风景是生活的背景,高原的人情是成长的记忆,高原的文化是价值的塑造……吴新林就是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一位青年艺术家。1977年,他出生在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2003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吴新林,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他选择用版画的艺术形式表达这份感情。

  相对于其他绘画形式,版画具有平面性的造型特点,被表现的对象棱角有感、层次分明。上世纪80年代,绝版木刻诞生于云南普洱,以独特的语体与媒介尝试,突破了传统木刻的程序与观念。因经过多次重叠堆积上色,作品的色彩要比其他版种更丰富厚重。在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西部地区版画创作人才培养》期间,吴新林以绝版木刻作品《云贵高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也赞美了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劳动人民。

在刻刀边缘重现童年时光

《云贵高原》 绝版木刻 122cm×65cm 2018

  创作版画作品《云贵高原》的契机是什么?

  吴新林:这件作品满足了我一直以来的夙愿。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的版画作品《云贵高原》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通过展现童年的记忆,礼赞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记忆中的童年,是在云贵高原上一边读书一边放牧的时光,是单纯的快乐与美好的记忆。

  在创作版画《云贵高原》的过程中,有何难忘之事和艺术感悟?

  吴新林:创作版画作品《云贵高原》的过程,从创作构思、整理素材、绘制草图、反复调整、转稿过板、绝版刻印、最终制作完成,前后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艺术创作与技术表现相辅相成的过程,是脑力和体力高度集中、缺一不可的工作。

  画作表现的是童年时我在高原牧羊的时光,戴遮阳帽的少年就是我童年时的模样。我一直认为田间的劳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始终关注劳动人民,找机会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质,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虔诚善良、豪放乐观、勤劳朴实。云南的同胞们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大自然,这是我所敬畏的一种生活态度。因此,我尝试将这种生存状态与精神特质融入到作品《云贵高原》中。

在刻刀边缘重现童年时光

吴新林近照

  您认为作品最大的创新和特色是什么?

  吴新林:《云贵高原》是用绝版木刻的表现形式结合现实主义的表现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品通过多次刻画,反复印制,最终达到了让我满意的效果和要求。绝版木刻可以使作品达到丰富的肌理效果和色彩语言,刀法与色彩的交融,艺术表现与制作技术相辅相成,这是我的版画创作追求的艺术特征。这样的作品更能够表达我的内心感受。

  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您的艺术创作、职业生涯,有何积极意义?

  吴新林:《云贵高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这是对我艺术创作的极大肯定和鼓励,同时,对我今后的艺术创作、职业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我明确了创作思路、坚定创作目标,及时找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水平,为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而努力。

  对“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是否了解,如何看待,有何建议?

  吴新林:我非常关注“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认为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艺术活动。首先它能够鼓励和鞭策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其次,扩大了青年艺术创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