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时代精神的回响
——从审美视角谈“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
作者: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高雁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因社会发展造就的超越个体情感的集体意识,普遍存在并影响着人的活动、思维和视野。特别是艺术,就其发生而言,它涉及到人的意识反映活动,更是无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就曾明确提出“(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说明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总是带有这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烙印,时代精神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养分,影响着艺术创作的主题并造就出与之对应的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特质
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振于下者”[2],阐明艺术表达受时代精神特质的影响,时代精神营造的氛围会直接地显现在艺术作品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当下的时代精神特质与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理想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七十年至今,党领导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奋斗发展的壮丽诗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此次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精神特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昂扬向上的升力,一种宏阔豪迈的态度,一种窥见幸福的信念,一种铿锵的格调。它自由而理性,有力而慷慨,壮志壮美。时代精神特质构织出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底色,令他们的作品或庄严、或理性、或神思明朗,皆难能可贵亦精纯有度。
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才能够呈现出这种昂扬向上、宏阔豪迈的精神特质与态度,它既非空洞无物又非靡靡之音,而是脚踏实地,不断向前,不安于现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追求自我超越的状态。如吕峰的油画作品《红水河流经大化县》,艺术家用笔触记录了国家发展政策下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新面貌、新变化。画面中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山区景色融合在一处,昭示着古老民族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预见着现代化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凸显出迎接新生活的欣喜。周末的油画作品《壮志凌云·九天揽月》记录了我国空军飞行员飞行训练的场景,标题的能指符号充分揭示了画面内容所指,并使画面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空军飞行员们英武飒爽、豪迈矫健的身姿展现出中国军人奋发向上的气势,充满着令人振奋的力量之美。
《红水河流经大化县》 布面油画 160cm×180cm 2018
《壮志凌云·九天揽月》布面油画 280cm×180cm 2018
《美丽家园》 布面油画 240cm×150cm 2018
靳其涛的油画《美丽的家园》、刘磊的摄影作品《阳光100社区——潘庄村影像计划》则体现出时代精神特质的另一个侧面,即幸福的信念。幸福感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建立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之上对个体进一步发展状态的渴望,这种主体欲求只有在一个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氛围中才能出现。在青年艺术家笔下,这种抽象的幸福追求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它贴近生活,与现实结合。如油画作品《美丽家园》透过劳动景象展现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对生活进行歌颂,这种满足感揭示出幸福可期,并不遥远;《阳光100社区——潘庄村影像计划》真实地反映着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状态,作品中充溢的幸福感踏实而美好,很有感染力。
时代精神的美学阐释
当下时代精神特质具有崇高的审美属性。这里的崇高并非西方古典哲学从文学修辞、自然对象和道德层面出发对崇高进行的哲学释义,也非现代哲学中人面对生存阻滞自我否定后的超越状态,而是从社会和时代中升华出的生命意识的丰盈。
通过本次“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可以发现,当下的时代精神崇高感显现为一种气概,一种劲势,它激昂深邃,豪放振奋,反对浮夸、矫情与无聊,参悟着高歌猛进的欢乐与自豪。这种昂扬豪迈的崇高之情首先表现为人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我国当下时代精神体现出的这种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不能等同于艾迪生、朗吉努斯等西方哲学家和美学家的阐释,后者是个人主义视角的主体性论。而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出发点则从个体的主体性进一步凝聚为个人与国家(社会)共同体,国家(社会)是个体的延伸,这是站在集体视角论崇高精神。国家(社会)共同体的发展与完善构织了时代的崇高属性,个人参与其中,作为集体成员,个体的自我认同、超越与共同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同一频调。国家(社会)发展的宏伟愿景符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中诉求,同时他们也从参与这一宏伟愿景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自我超越的契机。
其次,时代精神的崇高感在今天还表现为叶朗先生概括的“宏伟深远的空间感和历史感”。这比伯克论崇高时提出的“自我保全”以及康德的“对象否定主体”要更厚重,更有纵深性和延展性。伯克和康德所代表的近现代美学崇高论具有二元论的特征,崇高感涉及人与对象的关系,二者主要表现为人与对象的冲突较量,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其最终落脚点是抽象的生命理性。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则蕴含着发展概念,其所体现的壮志壮美是从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发现人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依据人的实践历史提出人的发展、自由、创造等问题,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使时代精神的崇高属性体现为一种于有限中孕育无限的深邃境界,既神圣又庄严。
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
“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是一个文本性较强的表述,时代精神作为抽象存在的集体意识,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核心发展理念,它需要借助艺术形式显形,而且艺术的感性形式也比逻辑概念对时代精神的阐释更为直观也更具感染力。如何在艺术中更好地把握和表现时代精神内容,如何使艺术造诣和美的力量与形式成为传播时代精神的最好载体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问题。
首先,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要求艺术家应当提升自己的创作觉悟。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3],孟子认为艺术家的修养决定了艺术品格。朗吉努斯说,伟大的心灵才能创作出崇高伟大的作品。由此可见,今天的艺术家也应该注重“养气”,注重培养伟大的心灵品格。通过广泛学习中国历史,坚定民族自信,了解党提出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文艺主张,使自己的修养与人格保持一种崇高美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精神。从此次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创作看,艺术家们能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把反映时代发展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多数作品都能围绕着“民族”、“爱国”、“建设”等关键词展开,说明艺术家对时代文艺发展与时代精神有敏锐的艺术观察力,感受力。
其次,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还表现在只徒具重要的内容是不行的,还应该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理想,从内容出发去寻找恰当的艺术形式,尊重美的形式的特殊性,要让时代精神的内涵自行置入艺术。从“文以载道”层面讲,既遵循“道”的原则又不能“因道废文”,要文道融合,达到“文以逮意”的境界。艺术对象的选取、提炼要能切合题旨、符合身份,角度应新巧。如安秋菊《建设者之歌》是一幅当代农民工群像,反映了城市建设者的新面貌,暗喻着国家快速发展建设的步伐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画家没有选择常见的建设者们的劳动场景,反而选择初到城市的农民工即将开始新工作、生活的情景。他们的形象与服饰干净整洁,年长者追求舒适,年轻人的发型追求时髦、着装包含时尚元素,他们的形象与传统农民工形象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指向时代发展的题旨。画面布局采用菱形构图形式,重心集中在中部和右部。多数人物的目光投向自己斜上方,这种视觉方向带动菱形结构从右向左、从下向上的运动,加重了菱形构图本身的前进与向上的运动感,同时也暗合了时代精神中昂扬向上的挺拔之气。另如王屹的油画《新农村农民精神》,线条流畅、富于变化,用色写实有层次,地面夹杂的黄绿色和人物背后的天空蓝传递出一种沉稳的气息,这强化了农民身上的质朴感,同时表现出现实主义精致与完整的美感。
《建设者之歌》 纸本水墨 150cm×200cm 2018
《新农村农民精神》 布面油画 200cm×220cm 2018
再次,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应诉诸心灵,反对陷落细节的无聊,重视真实情感的表达。“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的多数作品摒弃了形形色色的形式实验,做到从真情实感出发进行艺术创作。中国古代文论讲“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4] ,它强调表现对象必须与表达的情感相适应。要想做到这一点,王向峰先生主张艺术家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构成对象化关系,即使主体情思与对象融为一体,使主体的心念意志投射到艺术情境中,否则就会落入“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的境地。从巡展作品可以看出,许多画家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特别是表现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作品,他们有意识地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去,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尽力使自己的情思与表现对象融为一体,使情感表达与形式美相适应。
最后,时代精神的艺术显现应进一步坚持艺术创造创新的原则,体现艺术创作的个性与思考,它既是创作客体的个性与思考,同时也应在创作主体上体现。时代精神指向以国富民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核心的伟大复兴目标,这也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民心中的憧憬与愿望,是个体情感意愿的凝结与升华。因此,并不是只有宏大主题和群像才能表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中个体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二者并不冲突,通过个体形象和个体思考仍然可以窥见和揭示时代精神,个体与时代精神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的双重叙事。此外,有些青年艺术家在作品的立意与表现上偶尔会存在“可归类”倾向,如在表现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上,是否可以在现有题材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作品的立意;在表现崇高的时代精神特质时,艺术家也可以适当地把目光投放到更广泛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如通过知识分子、学生及其他社会工作者们创业敬业、无私奉献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去挖掘时代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进一步拓宽作品的主题范围。
综上所述,此次“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反映出我国当代时代精神风貌,揭示出青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水平、艺术态度和责任意识。他们既能自觉主动地理解时代精神特质,又能通过主观化、情感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将积蓄的社会历史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抽象的时代精神充斥审美感受进而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期望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青年艺术工作者能够用更加创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多新颖的艺术形象,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时代精神。(高雁)
[1] 丹纳.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9
[2]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4:252
[3] 夏延章译注.四书今译·孟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68:54-55
[4]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M].北京:中华书局,2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