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创造与真实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有感
作者:山西大学 孟姝芳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为青年美术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不仅为不同层面的艺术从业者提供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探讨和专业交流,而且通过“创作—展览—推介”的形式使“作品—作者”接受公众的检视和专家的指导,进而激发起青年艺术家的“热情”与“韧劲”。
此项目在山西太原站的展览以“为时代画像”为主题,力图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和见证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表达中华儿女在时代历史长河中的生命经验和生活体悟,传递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脉络。展览分为“世相、照物、印迹、考工”四个部分,展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工艺美术等作品。这些作品总体上在表现方式、媒材运用、展示效果方面均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验;表现内容上既有涉及到历史、民族、文化遗产、一带一路等宏观性的大主题,也有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些展览作品都充分地体现了艺术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徜徉于琳琅满目的展厅中间,对于艺术的思考也自然活跃起来。
艺术是人精神本质的物态化呈现
艺术是通过赋形于材料以形成物态化的有机整体,承载并持存着人类追求精神本质的创造性活动,超越了特定时空和物质的限制而跃升入“无往不复”的精神境地,验证了人类独有的鲜活创造力,表现了人们在有限经验现实之上的无限追求和自由想象。艺术以其独有的存在方式在人们的生存与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其在经验世界中持存着人类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使命,凝聚着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和前进目标,进而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程。艺术的这种社会价值被孔子概括为“兴、观、群、怨”;张彦远进一步将绘画的地位提高至“成人伦、助教化、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席勒则将艺术与人的本质相联,是对人的本质存在的肯定……由此可窥见,艺术不是与人无关的真空存在,其本就产生于现实需要。
时代主题不同,艺术所承担的使命和存在形式随即就会不同,但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艺术均体现着人超越于经验现实的创造精神和主动力量,都在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人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超越的精神本质。对处于21世纪的现代人而言,追求超越已经成为人意愿的诉求对象和精神本质,也成为人们追求的崇高力量。本次展览作品形式多样化、题材多元化、风格异质化、绘画元素国际化等就鲜明地表达了青年艺术家们对“突破—超越”这种精神本质的不懈追求。油画《姿态》、版画《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多情的土地》等作品突破了常规叙事学的表现手法,转而从符号学的角度、运用象征的手法进行主题表现和情感呈现,进而表现出主体对于现实的个体化认知和情感性回应。国画《汉字文化地域的历史踪迹》、油画《图像中国》《丝路琵琶梦》等作品突破了艺术形式的单一视角,进而聚焦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时代、艺术与人等宏观性的主题;国画《陌生的城市》、油画《辽北十月》《建设者之歌》等作品等正视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小人物的命运,表现了普通人们的日常情感、精神面貌和生命光彩。综而论之,这些作品均从某一层面表现出了人们对生命经验、社会现实、历史文化、时代精神等的创造性掌握,并以艺术形象的方式物化了人类追求超越的创造性精神本质。
王宽 《姿态》 布面油画 150cm×180cm 2018
张良 《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 版画 90cm×120cm 2018
李仁琚 《图像中国》系列6号 布面油画 240cm×140cm 2018
张阳 《辽北十月》之三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8
当然,艺术所承载的“突破—超越”精神并不是任意性、主观性,而是必然性制约下的主体性的确证,也是对人类思想性的积极确认,其是在对“世界”的吸纳和赋形中实现自己的自为存在而导向更美好未来的实践。
艺术的再现与知识价值
作为人的主体性外化而生成的艺术,体现着人的创造和开拓精神,肯定了人类不断“向前”的生命动力与悲壮历程。艺术创造者通过“现在”表达着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序列。过去的生命历程积淀为现在的感受和体悟,现实的感受与体悟开启着走向未来的方向和希望。过去和未来通过“现在”而变成“现实的”“与人相关的”。期间不变的是:人始终在坚定不移地、艰难却昂首地向前运动着。艺术通过“再现”的表现手法重现人类发展的悲壮历程和无畏的崇高精神,明确地肯定和物化了“人”的主体性,呈现出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理想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情感动力。在此,艺术提供的是普遍性的、权威性的“知识”和“真理”,呈现的是指向确保目标实现的统一性力量。具体于绘画形式而言,主要表现为“焦点透视、明暗阴影、色彩调和”等科学原则制造下的绘画语言,传递出的是对“未来”巨大的信心。
这种通过“逼真”而呈现出来的理性力量和反思精神在本次展览作品中有强劲的表现。《轨道上的一带一路》《钢铁战士北部湾NO.6》等通过明亮的色彩、刚毅的线条、坚实的轮廓鲜明地表现出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成果的肯定和赞扬;《新农村农民精神》《巾帼魂》等通过朴实的面貌、稳定的构图、充满感染力的笑容等对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做了充分的表达。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热情讴歌之外,有些青年画家也对城市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困惑也进行了积极的反思。《陌生的城市》《微光—幽暗之境》就是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精神困惑和情感迷茫进行了细微的展现,但其呈现的基调不是“死寂”或“绝望”,更不是蜷缩在与世界隔绝的“内心世界”里自怨自艾,反之,其是以“关心”的姿态在审视这一现象,在试图寻求解决方案,画面给“世界”留下了的位置。总而言之,此次展览作品整体呈现出了积极面向现实、介入现实、改造现实的主体精神,传递着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理性认同,表达着人们对发展前景的无限期许。
蔡则可 《轨道上的“一带一路”》 布面油画 150cmx180cm 2018
柳风 《钢铁战士北部湾》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8
王屹 《新农村农民精神》 油画 220cm×200cm 2018
艺术再现强调的是理性精神,其以客观性、一致性、科学性为标尺,艺术创作者也在集体精神的确证下,不断在手法、材料、介质和表达上尝试寻求主体性存在,随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的多元、信息的开放呈现出多样化的创作生态和“符号性”的开放象征。艺术对于现实世界的肯定建基于个体的情感认同之上,实现了个体感性和社会理性的统一。
艺术的表现与个体表达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语境中,“多元性”成为了社会风貌的和谐性呈现,基于“个体—生命”的情感认同成为塑造个体社会情感和价值的有效途径。人们更多地以“主动建构”的方式参与认知世界。艺术在承担社会功能之外,不再仅仅作为提供客观真理的载体,而是转向艺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本体性的存在。艺术表现人们在生命历程中的真实体验和独特存在,意在构建基于主观认同的价值观及历史真理,塑造自主、自觉、自为的社会个体。恰如黑格尔所言:“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这心灵“能够观照自己、能具有意识,而且所具有的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能意识到心灵本身,也能意识到由心灵产生出来的东西”。
艺术是个体以“情感”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独特形式,其表现和传达亦是基于个体情感认同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艺术的发展更加要求在其自身独立的基础上发挥其功能,通过社会人格的主动构建与传播,指向基于“精神交流空间”的“情感认同”,成为是个体精神的积极体现。
这种以“表现”的形式来呈现精神探索、激活个体的社会生命在本次展览中亦有呈现。国画《汉字文化地域的历史踪迹》、版画《雕梁画栋话山西》、油画《图像中国》就是以个体的视角出发积极地构建人们的文化身份,具体表现为民族认同、地域认同、族属认同、历史认同等。版画《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成长记忆》、油画《战争过后》等作品通过艺术的“符号性”象征逻辑来呈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记忆,其将个体的生命历程、历史事件等作为思考和创作的对象,通过拉开距离的“准客观”视角来重建其对于人的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这些作品均是通过个体感知对时空、历史、人、民族、战争等主题进行了深切表现,将“历史、国家、社会、民族、文化”纳入了思考的视野,而非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情小趣”,从而彰显了艺术独特的、严肃的社会价值。基于此,现代艺术活动更加强调从个体生命出发,认同生命活动的对象化,它不是“风花雪月”的“清凉地”或“自怨自艾”的“避难所”,而是与世界深度共生的、蕴含着深沉人文意蕴和历史担当的“能量场”,进而导向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的生产。
曹峰 《雕梁画栋话山西》之一 丝网版画 180cm×240cm 2018
刘根 《成长记忆》 纸本木刻 20cm×25cm 2018
张丽娜 《战争过后》 纸本水彩 80cm×120cm 2018
综上所述,无论是艺术的再现还是表现,均是来源于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性活动,体现出社会现实、个体思考和生命价值。于生活、于今日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而言,要想通过艺术获得自我的超越,就必须时刻注意培养对现实的观察能力,树立艺术为民的思想,将自主、自觉、自为的个体主体性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明确认识到个体对艺术超越精神的追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亦是个体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更是艺术之于社会性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孟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