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刘婧
古语有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和月。由此可见,情感于人类的重要性。情感类谈话节目,提供了表达个人情感的空间,满足了观众对他人情感的好奇,故有学者将其称作“私人话语走进公共领域”,但在后情感社会,谈话类节目如何进行?节目《人生选择题》试图用心理游戏和平行时空的模式,找到谈话类节目的突破口。
《人生选择题》海报
心理游戏与节目流程的深度嫁接
节目取名《人生选择题》,其内容和流程同样将“选择”贯穿其中,而“选择”得以进行的基石是心理游戏“意象火柴”,即通过选择代表不同价值排序的火柴,考察个人对不同人生特质的实际心理期望和价值观。
《人生选择题》抓取了心理游戏的核心理念,并与节目流程深度嫁接。嘉宾同主持人谈话前,需要从标识有亲情、友情、爱情等18张卡片中挑选最想要的9张作为道具,之后设想平行时空的自己拥有此9种特质,并在芳华、而立、中年、迟暮四个时间段分别抽取两个问题(即人生困境),如果不想经历此人生困境,则必须丢掉1-3种特质进行抵御,反之必须承担这些痛苦。
《人生选择题》剧照
谈话节目的张力来源于对谈时释放的真挚情感,而这种情感浓度的达成,往往基于交流问题的精准与独特。因此,《人生选择题》会根据嘉宾不同的成长历程设置不同的情境,有针对性地激发嘉宾表达观点。如周冬雨一期中,在家庭情况选择中的“重男轻女”,她既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也借节目以轻松的方式回应了网上关于其家庭的谣言,而在张靓颖的节目中,则更侧重谈论其近年来负面新闻背后真实的童年和情感经历。
这种基于心理游戏的节目流程,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不仅能让嘉宾在游戏中更为了解自己,也减少了以往谈话类节目中的窥私成分,让嘉宾情感流露之真沉淀为节目情怀之真,破除了谈话类节目“伪沟通”和“程式感”的惯性表达。
主持人的特殊媒介角色
在情感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既要完成与嘉宾的基本沟通,又要捕捉敏感点,以得当的方式推进、加深谈话;既处于开发未知话题的中心引导地位,又担当着前沿、直接的即兴组织协调职责。
《人生选择题》剧照
长期主持综艺节目华少首次挑战主持谈话类节目,这样的安排使节目的特色和短板都十分明显。为了避免对谈陷入程式化的表达,主持人不会刻意寻找不相关话题和过度煽情,而是一直跟随嘉宾的思路找切入点。如在发现嘉宾张靓颖每次都选择接受生活的难题时,华少马上反问到“我不相信有人可以这么坚强”,瞬间击中嘉宾的痛点。同时,多年综艺舞台的历练,也使得华少对各个环节把控得当。
如果把谈话节目看作信息变换和传递的自控系统,主持人便是系统自控最重要的协调者和管理人,即除了引导嘉宾的话题,更要还从知识层面解读嘉宾选择背后的原因。遗憾的是初涉谈话节目的华少并未及时捕捉到交流对象的情绪点。如张靓颖在节目录制伊始因回忆起儿时经历而泪洒现场,在嘉宾内心最为柔软和需要被关注的时刻,主持人选择视而不见,继续流程。
后情感社会的人文关怀
情感谈话节类目需要依据“电视语法规则”建构,通过有效开发和灵活运用谈话现场资源,在有限的谈话现场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话语空间和情感空间。
《人生选择题》剧照
在话语空间的营造上,《人生选择题》旨在以游戏的形式给予明星了解自我并向观众展示另一面形象的机会。明星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常以被精心设计过的符号化的性格、表情及回答来应对一切,观众难以看到其真情实感,他们恰如社会学者梅斯特罗维奇在其著作《后情感社会》中提出的,是一种“认知和情感都被文化工业操作的人”。在谈话节目中,明星有机会破除“符号”,即使不能完全脱离文化工业的束缚,但足以有时间和主动权,回忆儿时岁月,面对内心深处的问题。
《人生选择题》要求嘉宾只能选择9种人生特质,且不断减少,这意味着在“得到”之外,也必须学会“舍弃”,“选择”除了是节目要求,也暗喻每个人并不完美的人生。此外,在节目设定的平行时空里,嘉宾需要面对芳华、而立、中年、迟暮等不同时间段的重大决定,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时时处处面临生活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但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生。节目尾声呈现最终留下的特质,有的嘉宾会欣喜自己所珍视的一直还在,有的则会因为最珍贵的早已失去而怅然若失,这也对应着人生的坚守和遗憾。这种情感空间的营造,极具人文关怀。
随着后情感社会的来临,“城市冷漠病”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缺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和心态失衡骤然加剧,于是,人们对于情感的渴望与日俱增。正是基于这种情感状态,观众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接受不同的媒介产品寻求情感上的抚慰和体验,事实上,《人生选择题》中嘉宾的选择过程也是观众的平行时空的旅行。
一场基于心理游戏的对谈,既是对平行时空人生的模拟,也是对现有人生的复盘,这种设计让《人生选择题》比普通的情感谈话节目更具哲学层面的思辨意味。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